各地积极探索,拓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加强对新型工业化的金融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着力提质工业化、制造业融资需求方面,2024年至2027年省级财政每年安排资金30亿元支持企业设备升级、智改数转、绿色低碳、安全生产、微技改等领域符合条件的项目。同时,实施省内银行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激励,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超过28%的银行机构,按贷款余额增量的0.2%给予奖励。实施重大产业项目投资贷款财政贴息,在《全省500个重点工业和技术改造项目清单》中,投资进度超过序时进度的民间投资项目新增贷款,省级财政按年利率的1.5%给予不超过半年的一次性财政贴息,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统筹设立省级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持续优化财政金融互动政策。
作为生态环境部聘请的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环保社会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深有感触:“在我们开发的手机应用程序蔚蓝地图上,公众以前反映污染问题,现在晒碧水,身边的河湖重现生机,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景象越来越多。”
推进评价改革,形成鲜明的类型化导向。建立符合职业本科教育类型特征的评价体系,是引导其健康发展的指挥棒。应破除传统学术化单一评价,发挥数智化优势,采用“内外联动”“多点控制”“线上线下”“动静结合”的评价管理模式,建立能力本位、多方参与的增值与过程性评价体系。制定学生评价多维化标准,摒弃“学术知识中心”标准,破除“唯分数”论,构建包含复杂技术问题解决能力、工艺优化能力、技术创新应用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职业发展力、现场学习力等在内的综合能力评价标准。强调成果产出导向,把技术方案、原型产品、工艺改进报告等作为重要的产出成果,重点考核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与技术创新素养。注重教师职业化评价,降低传统学术论文的评价权重,重点评价教师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开发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技术创新的实绩以及行业影响力。设立“产业教授”“应用研究员”等特色岗位晋升通道。评估学校办学成效,应聚焦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贡献度(如技术服务收入、技术转化成果、毕业生多样化成长路径及产业适配度)、产教融合深度、特色专业建设水平及社会影响力等核心指标。总体来看,评价体系的转向是巩固类型定位、激发办学活力的关键支撑。
第一,台内务问题难解。近期“在野”党主导的台立法机构改革行动,造成“朝野”关系紧张、立法机构议事冲突频传;台行政机构提复议案让行政和立法冲突浮上台面,政党纷纷走上街头诉诸群众,政局动荡、人心不安。
氦气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聚酰亚胺是提取高纯度氦气膜材料的关键原料,实现其自主研发对缓解我国氦气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通过智能模型训练,自主开发出聚酰亚胺材料智能化设计平台。该平台可以定向生成新型分子结构设计方案、准确预测新材料的气体分离性能等参数,使科研人员能够定向筛选最优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对气体分离性能的预测平均准确率超过90%。
在南开大学团委书记、乡村工作站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卢彤菲看来,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为青年学子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实践舞台,“真正从‘象牙塔’走向‘黄土地’,才能传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南开优良传统,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成长成才”。
演出期间,舞剧《昆仑问道》专家研讨会在京举办,舞蹈、文学、评论等领域专家和学者,围绕舞剧内容展开深度探讨,为该剧的下一步打磨提升指明方向。与会人员对舞剧《昆仑问道》的现实主义指向给予肯定,就剧目叙事逻辑与艺术表达等方面展开讨论。“这部舞剧着眼于青海优势文化资源,也让‘两路’精神焕发出新时代光芒。”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欧建平说,希望该剧能再融入一些地域特色,在细节上继续打磨,精益求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