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显示,84.62%的受访者年龄在28岁以下,78.21%的受访者职业一栏选填“学生”;每次“穷游”花费,63.08%的受访者选择了500-3000元的范围;值得一提的是,63.5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穷游”体验较少,这表明大部分人可能只是在特定情况下选择“穷游”,“穷游”不是他们常态化的旅行方式。
智慧化服务的革新同样令人瞩目。AR/VR技术正在打破时空界限,让历史场景“活”起来。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山东、安徽等地率先试点“数字孪生”技术,推动文学、动漫、游戏等IP的跨界转化。如今,游客不仅能观看演出,更能通过智能设备参与其中,成为文化体验的一部分。
2015年,首位获得欧洲绘本大赛冠军的华人得主、专业绘本作家龙家升创造了Labubu及其幻想世界与“THE MONSTERS”系列角色。Labubu被设定为北欧森林精灵,拥有9颗牙齿和直立的尖耳朵,性格调皮乐观。
这一通报也揭开了德令哈市上马新能源有轨电车项目的真实面纱。事实上,近年来,“盲目举债上马有轨电车项目”已经出现在了全国各地多名落马官员的通报之中。
像辛南这样的年轻人正在重塑国内旅游市场。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发布的《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4》显示:2024年我国出游人次突破20亿,但人均日花费降至269元,几乎回到新冠疫情前水平。这种看似矛盾的“穷游”热背后,是一场静悄悄的消费革命。
"快看,白枕鹤!"顺着富锦国家湿地公园讲解员张可凡手指的方向,一只体态优雅的灰白色大鸟正掠过芦苇荡。"这是咱们富锦的市鸟,全国每三只白枕鹤就有一只曾在这里栖息。"张可凡的语气里透着自豪。
而在浙江莫干山,一个名为“安全共治”的智慧平台正在改变当地民宿业的生态。通过实时联动300多家民宿的消防、卫生等安全数据,这个平台将原本需要22天才能解决的消费纠纷压缩到5天内完成。
作为国内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高地,浙江还希望人工智能赋能游戏产业。《若干措施》提出,推动游戏领域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推动AI大模型、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与游戏技术融合创新发展。鼓励游戏企业与智能终端厂商加强合作,推动游戏内容与AR/VR眼镜、智能体感游戏机等智能终端共同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