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庆阳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在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发展迅猛,多个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为革命老区带来新的发展活力,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回顾东博会22年发展历程,高金洪指出,东博会展会规模持续扩大,吸引力显著增强,对双边经贸增长贡献突出。他期待东博会进一步扩大“朋友圈”,吸引更多国家与企业参与,持续成为东盟与中国互信协作、携手共进的核心平台。(完)
从“阅读+文创”到“阅读+文旅”,阅读正从“纸面”走向“立体”。各地的书市和书展,正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聚合点,既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也延伸着 “阅读+” 的经济效益。
兴华公司依托大柴旦的盐湖卤水资源,主要生产氯化锂和硼酸,依据环保部门的信息,兴华公司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危废,这些危废包括废有机溶剂、实验室废液、废活性炭、废机油、废机油桶、废油漆桶、废弃吨桶等,依据相关法律,这些危废必须委托有资质的危废经营单位处置。
协同推进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不断健全国家技术转移体系。中国技术交易所等3家国家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12个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以及高校院所自建的1084家技术转移机构、高校和企业共建的1.9万多家研发与转化平台、1.6万家各类科技型企业孵化载体,共同形成多层次技术交易网络。
推动完善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