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电 国新办15日就2025年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请问您如何评价7月份经济运行表现?
此次座谈会是产业链党委推动党建工作与产业链发展深度融合的一次生动实践。它创新性地采用了“现场提问、即时解答、跟踪督办”的闭环工作机制,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不仅解决了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现实难题,更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政企联动—改革落地—产业升级”的良性发展路径。
“作为广西互市贸易落地加工的首批实践者,我亲历了互市贸易落地加工产业的转型历程,产业规模在2024年年加工货值达到了108亿元。广西首创的‘互市贸易+落地加工’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成为边境各县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助力,广西已成互市贸易水果深加工的投资热门地。”台资企业、广西荃胜集团董事长黄薇彤说。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你挣到了钱,但空气、饮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
曾经的宜昌化工产值占到当地工业产值的三分之一,长江沿江1公里范围内聚集了40余家化工企业。2016年,“长江大保护”正式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共识。宜昌将化工企业集中到产业园,取缔非法码头、采砂场,腾退岸线超42公里。
三是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作为关键驱动力日益赋能千行百业。7月份,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与实体经济融合更加紧密,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各种智能终端产品日渐普及。7月份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80.8%和21%,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等智能化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4%和18.9%。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在海南,提出“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海南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在云南,叮嘱“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贵州,强调“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