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伤害类案件技术性证据审查实质化。伤害类案件审查办理中,应注重对鉴定意见及其所依据基础性材料的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科学性进行实质审查,运用专业知识、逻辑和经验发现案件存在的疑点,避免唯鉴定论。深化落实《人民检察院办理伤害类案件技术性证据实质审查工作规定》,加强与检察技术部门的协作配合,通过专业技术知识甄别检材的可靠性,破解专业难题,为案件办理提供技术支持。
携程如何将在中国市场锤炼出的“一站式App”服务模式、全球旅行SOS紧急援助机制(已成功处理超2.24万起案例)等先进技术和服务标准带向全球?据悉,携程的国际订单超60%的同比增长,特别是在亚太地区的深耕成果,充分证明了“中国服务”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强大实力,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精彩实践。
(一)注重引导技术性证据收集,完善零口供案件证据体系。对于零口供案件,检察机关要注重通过引导公安机关及时全面收集、固定和补强案发前后及案发现场周围的客观性证据,尤其是电子数据、视听资料等。注重全面充分发挥检察技术人员的专业优势,通过对客观证据的专业分析论证还原案件现场,准确认定主观故意,夯实精准指控犯罪和高质效办案的证据基础。
(三)查明伤情成因,明确因果关系。鉴于案件出现新情况,检察机关通过引导公安机关调取报警记录,发现艾某某于本案两个月前被一陌生男子殴打面部致伤,因未查明陌生男子身份,故未进行伤情鉴定。后经检察机关委托公安机关重新鉴定,2024年11月13日,上海某司法鉴定研究院鉴定认为,被鉴定人双侧鼻骨骨折不符合本次外伤所致新伤,不宜据此进行损伤程度评定。综合全案证据情况,检察机关依据艾某某损伤形态特征厘清成伤原因,认定王某某的行为与艾某某的轻伤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9月11日上午,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开幕。2024年图灵奖得主、“强化学习之父”理查德·萨顿(Richard Sutton)在开幕式上针对AI带来偏见、失业甚至人类灭绝的担忧表示,这种对人工智能的恐惧被夸大了。人工智能和人类繁荣将来自去中心化协作,“协作并非总能实现,却是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我们必须寻求协作、支持协作,并致力将协作制度化。”
近日,秋季校园招聘开启,许多中国留学生回国求职。今年秋招,AI相关岗位持续受到关注,具备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优势的留学生受企业青睐。同时,00后求职者在选择工作时更关注成长空间、价值认同与生活平衡,就业路径日益多元,为职场注入新的活力。
9月5日,中国主提的“联合国同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决议在第79届联合国大会上高票通过。这一决议的“高人气”展现了国际社会对上合组织的认可与支持,对中国主张、中国倡议、中国方案的赞同与肯定,对上合组织为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作出更多贡献的期待。
据领英日前发布的《2025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显示,求职者就业地点除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外,回乡就业比例也在上升。在择业考量中,高薪和长远发展是主要诉求,同时工作稳定性、福利也成为越来越被看重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