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发《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决策部署,将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关口前移的重要举措。该办法的出台,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全面加强适当性管理,有效规范经营行为,进一步营造公平诚信、安全放心的金融消费环境。
4. 光明网-这条荔枝道,承载了多少送往长安的荔枝?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6622173150705262&wfr=spider&for=pc
随着上半年经济数据发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阶段性放缓再次受到关注。从总量看,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为248654亿元,同比增长2.8%;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同比增长5.3%。穿透数据可见显著分化:制造业投资、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7.5%、8.6%,分别比全部投资高出4.7个、5.8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持续承压,同比下降11.2%。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如果不能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就会苍白无力,哲学社会科学就会“肌无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广东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关键抓手。广东社科理论界如何助力“百千万工程”?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省社科联牵头组建了一支庞大的调研团队,他们聚焦中山崖口村、湛江南极村、揭阳大长陇村、汕尾螺洞村等省内典型乡村,正在开展为期120天的驻村蹲点调研工作,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提供扎实的学术支撑和实践智慧。
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
我们看到中国在各类可持续技术方面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进展。在本届链博会上,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机遇,可以将全球企业与中国企业连接起来,共同推动各行各业加速实现可持续转型的使命。
用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公司首席经济策略师艾伦•曾特纳的话说,“通胀已开始出现关税传导的初步迹象”,6月CPI数据“可能是未来更大价格压力的第一个信号”。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政策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不再重要。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保持投资和消费的平衡,有潜力的消费和有效益的投资从来都不是割裂的,二者是在经济循环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消费需求牵引着投资方向,有效投资又可以创造新的需求。例如,“两新”政策通过连接供需两端,将发展潜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增长。在政策加力扩围的带动下,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0.7%;二季度,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3%,而一季度为下降0.8%。不少企业看好“两新”政策效应,在设备制造、消费品生产等领域增加了投资,有助于更好满足未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