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汉:从国家层面来看,古镇古村的保护与开发早已纳入政策体系,并非缺乏顶层设计,而是执行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更为突出。当前的关键不是重新制定新政策,而是在已有制度框架下加强落实与监督。
像飞利浦一样,一大批外企正不断扩大在华布局,建立起从研发、制造到服务的完整价值链。它们在华供应链伙伴动辄达千家,特斯拉、大众、通用等跨国汽车企业的零部件本地化采购率已达90%以上……正如松下集团全球副总裁本间哲朗所说,只有通过“接地气”的方式开展在华业务,才能获得长足发展、打造全球竞争力。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报告》显示,截至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60岁及以上银发网民规模达1.61亿人、农村网民规模达3.22亿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一是银发经济快速发展,赋能互联网进一步普及应用。政府高度重视老年群体惠享数字红利,我国老年群体互联网普及率达52.0%。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4年版)》,推动银发群体深度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二是县域富民产业发展,互联网点亮农村居民数字化新生活。互联网赋能乡村振兴成效显著,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9.2%,较2024年12月提升1.9个百分点。数字文旅新模式不断涌现,拓宽农村居民数字化就业增收新渠道,3月乡村游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52%;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全国快递业务量中发往农村地区的占比达到三成,全国县域生活服务消费订单量同比增长42.1%。
“每逢端午、‘五一’等节假日,村里的民宿都处于满房状态,周末亲子游更多些,平时会有艺术家、数字游民来村里长住。”梁正育对项目运营的情况较为满意。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中国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将增强全球投资者信心,同时推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更好融入国际产业链。本次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将为外资企业布局中国内陆地区提供重要合作平台。
《报告》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互联网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加速布局,互联网基础资源持续丰富,为互联网普及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截至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的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新兴市场蓬勃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应用落地,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为吉林省最负盛名的特产,人参产业在永吉县呈现出蓬勃生机。这里拥有全省最大的园参种植基地,预计今年全县人参全产业链产值将达5亿元。龙头企业吉林博大农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高标准保鲜库和冷冻库,实现了从清洗、切片到深加工、包装的高度自动化生产。
会上,中国民航局局长宋志勇表示,航空物流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发展航空物流产业,对于做强国内大循环,保障国际供应链稳定具有重大意义。为推进航空物流发展,“十四五”期间,中国民航局制定了“十四五”航空物流发展专项规划,围绕规模领先、安全可靠、智慧先进、优质高效4个方面设置了14个发展指标,整体来看,各项指标基本达到目标,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