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享发展方面,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质量稳步提升,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近年来,越来越多科研院所、高校专家人才走进农村,建立科技小院,助推农业生产提升科技“含金量”。 截至目前,全国157家培养单位已设立科技小院1800余个,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研发推广大量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在提升粮食产能、果蔬品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数量达5.2万,是全球第二大人工智能人才聚集地,丰富的人才资源有力支撑了科技创新。2024年,我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机器人专利申请总量的2/3,是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
低空经济是指依托低空航空活动带动相关产业创新和场景应用形成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具有明显的新质生产力特征,是事关未来核心竞争力的新型产业体系。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机器人第一大生产国。业界专家普遍认为,未来10年,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有着较明显的优势,有望继续领跑。
正在举行的成都世运会,东道主中国用热情、贴心诠释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个超越竞技的暖心瞬间,编织出运动背后人文交流的温情脉脉。
在杨勇看来,建立分层次的精准服务体系尤为重要。“比如,针对不同受众设计差异化的文化供给。对中小学生群体可开发互动式研学课程,将文物知识与教育理念相融合;面向普通市民则可策划专题文化沙龙,邀请学者用通俗语言解析文物背后的文明密码。此外,高校也可尝试打造其与所在城市的常态化互动机制,通过设立社区开放日等,使校内文博资源融入当地的文化肌理。”
“我们的纤维素是从秸秆、毛竹等废弃物中提取的,再制备得到纳米纤维素。”如同王洪坤所言,如当一卷纸的原料从森林转向农田,背后是许多曾经的高耗能产业正在书写的崭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