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在多个重大纪念场合,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念出他们的英名。
李鹏新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李鹏新开除党籍处分;由国家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包括“岗位意识”,90年代讨论人文主义的时候出现的概念。这个词在今天仍然有意义,你不能说我在传播的时候就“失位”了,在讨好当中,在刺激当中,在贩卖焦虑。只要有情绪的地方就有流量,这个我太清楚了,我网络玩得很溜,怎么有流量我太知道了。但是我不会去做,这一点我很骄傲。因为流量能够载舟,也能够覆舟。你能够用流量控制你的粉丝,可是你在控制他人的时候,权力这把双刃剑也会反过来控制你。
设立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制定英雄烈士保护法,颁发抗战胜利纪念章,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下,“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在新时代中国蔚然成风。
传统知识分子的发声渠道,例如许教授这本书所代表的著书立说,在当下已显不足;还需课程、视频、播客等多元形式。当知识和新媒体结合,其内容形态也随之改变:原本体系化、系统性的整体知识,可能变成情绪化的表达。它不是面向知识本身,而是面向一种人际关系。我认为,知识现在面临的既是一场新的转型,也是一场巨大的危机,它不是知识原来的本体,而是变成了一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8月15日华东师范大学许纪霖老师携新书《狐狸与刺猬: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与复旦大学严锋老师展开对谈,本次活动由知名播客《忽左忽右》主播程衍樑担任主持,共同探讨在后浪崛起、网红当道的当下,当代知识分子如何自处以及如何有效介入公共生活。
此外,该实践团与有关企业开展合作,在牛寨村发起“银发法治代言人”计划,选拔村里的年长者组建法治宣讲队,定期开展“法律夜话”,共建数字法治站,并与村委会搭建长期法律援助帮扶平台,村民可随时咨询法律问题、申请调解。通过“银发法治代言人”计划,退休教师张大爷经过专业培训,成为村里的法治“网红”。“用土话讲法律,效果就是不一样。”张大爷举着手机,向实践团成员展示了他制作的《老年人防骗指南》短视频。如今,这些带着乡土气息的普法作品已经通过村级微信群、文化广场大屏等渠道传播。
知识界在每一个时代都面临着向受众传播的问题。许老师讲到白话文和文言文,非常有启发。我们应该用什么语言来说?是用传统的语言?一成不变的语言?过去的语言?还是用一种进化的语言?一种更贴合时代和社会,还有读者受众的语言?白话文这个例子太好了。白话文赢了,正在于它骨子里就便于传播,这是相对于文言文而言。那个时候胡适说“八不主义”,“惟陈言之务去”,不要对偶,不要过分注重修辞,翻译成最简单的说法,就是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