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至2025年度大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50多个城市、近300个县、覆盖10万家庭,调查颗粒度更细、维度更丰富,聚焦消费热力、健康动力、乐业活力和幸福给力等维度,勾勒国民美好生活的砝码变迁。大调查显示,2024年,健康状况(53.44%)、家庭关系(43.90%)、收入水平(40.64%)、婚姻情感(31.55%)、兴趣爱好(22.72%),成为影响国民幸福感的五大核心要素。值得注意的是,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正逐渐减弱,认为收入水平影响幸福感的受访者占比,已从2019年65.74%下降至2024年40.64%。
2023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峰会结束后,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共同种下了六棵石榴树。如今,这六棵象征团结合作的石榴树正生机勃发。
在经历了高考之后,高三学子面临的下一个挑战就是如何选择自己大学的专业。在4月下旬,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新增29种新专业纳入2025年高考招生。
从展示内容看,创新链专区设立了制度保障、载体支撑、服务协同三大板块,展示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再到市场反馈的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全链条过程。制度保障板块展示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的引领效果和关键作用。载体支撑板块展示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全流程服务,重在解决“不会转”“转化难”“效率低”这些实际问题。服务协同板块展示创新所需要的资本、人才、服务和文化,它的目的是解决成果转化中信息不对称、资源分散和商业运作困难这些问题。
今年大调查发现,健康成为影响公众幸福感的首要因素。其中,心理压力/情绪不好(40.62%)、睡眠问题(37.01%)、体重/体型管理(32.39%)、免疫力差(22.61%)、肠胃问题(22.13%)是当前国民最关注的健康议题。
另外,近些年受经济下行、大规模减税降费、楼市土地市场低迷等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受到一定冲击,而刚性支出有增无减。在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也有更大的动力加强征管,查漏补缺,依法依规征收该征收的税费。当然,税务部门也要同时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坚守不收“过头税费”红线。
据新西兰知名财经媒体Interest网站报道,拉克森行前表示,“新中关系的内涵远超贸易范畴”,他此行要传达的信息是“新中关系重要且成熟”,“我们有很多领域可以合作”。
中国名义税负一直高于实际税负。所谓名义税负是指企业名义上该缴纳的税费。由于征管、企业对税法理解等原因,实际上企业不一定足额缴纳法律意义上的税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