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共生,让我们承古启新,激活文化生命力。一方方杨柳青木版年画呈现风物民俗,记录人间烟火,南北技艺的交融、守正创新的发展造就了其赓续不辍的传承脉络;泥人张《余三胜戏装像》以中西合璧的技艺塑造传统人物形象,使其神韵跃然于彩泥之间;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清乾隆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既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又兼收外来技法,凝炼为匠心瑰宝……这些文化艺术精品生动诠释了“和合共生”的真意,在一脉相承与兼收并蓄中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力量、包容与创造之美。
8月1日上午,湖南衡阳市蒸湘区人民法院第二审判庭内,被告席上的衡阳市雁峰区民政局原局长卢雅琴、副局长李湘蓉、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王润生,频频回头望向旁听席。此前,他们因被判犯滥用职权罪获刑。三人不服上诉后,衡阳中院发回蒸湘区法院重新审理。
多元交响,舞台唱响新津韵:天津大剧院、滨海文化中心等现代场馆的落成,为国内外顶尖艺术交流提供了舞台。更可贵的是,这座城市并未因追逐“高大上”而冷落本土特色。京剧、评剧、梆子等传统戏曲与交响乐、现代舞、先锋话剧同台争艳,共同编织出天津文化生态的丰富图景,完美诠释了“津门和合韵”的当代内涵。
澳门家国情怀历史学会副会长胡高宏表示,让尘封的历史跃然眼前,化作鲜活的民族记忆,是组织本次实地学习的意义所在,学会将通过更多“行走的课堂”,引导澳门青年在历史现场感悟家国情怀,筑牢民族认同的精神纽带。(完)
历经无数个“大干五十天”的失败与坚持,自主研发出第一台发动机,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深夜拨通妻子电话,相听无言,唯有发动机的强劲轰鸣声。历经一次次弹尽粮绝、迭代转型的极端困苦,奇瑞写就从“几间小草房”到“世界500强”的传奇。
福州大学香港学生李承熹通过“逐浪计划”,在海南白沙农场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这是李承熹第一次深入了解到“一口茶”背后的制茶流程,“整个复杂工序令人印象深刻”。种下一棵茶树,也让李承熹觉得自己与白沙多了一层连结,“这棵茶树让我觉得自己在这边留下了自己来过的痕迹,很有成就感”。李承熹说,自己种下了“常回来看看”的念想。(完)
关文斌笔下的盐商不是被动承受者,而是在权力结构与制度缝隙中寻求主动性的经济主体。天津盐商在多个方面展现出其策略性:首先是文化企业家精神(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盐商通过举办诗会、园林雅集、收藏艺术品,盐商不仅获取了文化资本,更借此打通与官僚、士大夫的社交网络。查氏家族的例子尤其典型:其园林成为学人荟萃之地,甚至赢得乾隆帝亲临赐字,最终助推家族成员进入仕途,巩固了其社会资本(第四章)。其次是以社会服务作为谈判筹码。天津盐商在防洪、修路、设粥厂、助学、组建民兵等方面大量投资,其背后既有儒家“仁义”精神的驱动,更有以此换取社会声望与官府信任的现实考量。尤其是在太平天国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天津民兵的防御作用甚至获得国家正式授勋(第五章)。再次,政治诉求的渐进提升。进入晚清宪政改革时期,盐商不再满足于非正式的影响力,而是直接参与地方咨议局、省级代表会乃至全国性政治组织,要求与官员“平起平坐”地参与财政决策。这种政治诉求的增长也导致了与国家间矛盾的激化,最终在王贤斌案中爆发为“清廷与盐商之间的生死战”(第六、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