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颜雪梅一家从海拔570米高的梅湾村迁入云和县第一个异地搬迁安置小区——南山小区(最初称为“农民新村”),完成了从“山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化。
在社区里,像马尕东一家这样的热心人并不在少数,在社区各族群众共同努力下,社区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该联盟以“在地文化+全球青年共创”为核心理念,激活社群黏性,持续吸引国际关注,将外籍“Z世代”转化为重庆文化的“代言人”。一是以“主题融媒活动”形式深入重庆各地,覆盖科技创新、文化地标、生态空间等场景,激发“Z世代”用多语种在海外社媒分享“重庆故事”;二是通过跨文化、跨专业的兴趣小组吸引国际学生参与,形成常态化交流,将重庆本地文化转化为全球青年共鸣的符号。
像韩光莹这样的红色基因传承人越来越多,一处处红色遗址、一个个红色场馆,成为他们讲述红色故事的大课堂,身体力行营造出红色故事人人讲、红色基因代代传的浓厚氛围。
阿拉木图人口近200万人,民航吞吐量规模在1000万人次;乌鲁木齐人口超过400万人,民航吞吐量规模在2700万人次。“新疆人均乘机次数更多,但乌鲁木齐国际旅客吞吐量不到阿拉木图的十分之一,国际货邮吞吐量更是阿拉木图的零头。” 李瀚明认为,换个角度,差距就是上升的空间。
暑期作为文旅消费高峰期,各地知名参观地点、旅游景点的预约名额也越发紧俏。对于预约不到的一些游客来说,“来都来了”,花钱从“黄牛”手里购买本是免费的门票成为其无奈的选择。《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这背后隐藏着庞大而缜密的产业链——有专业团队研发抢票程序;有人员负责收集游客身份信息用于预约;还有线上线下多渠道的倒票网络,分工明确、环环相扣。
在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张小强看来,“Z世代”正逐步带动消费方式转型,比如现在的文化集市、悦己消费以及沉浸式体验消费的兴起,期待“Z世代”带动不同文化圈层与城市空间融合。
7月15日上午10点左右,郑州的田先生发现,家中卫生间的窗户内层玻璃裂成了蜘蛛网状。他表示,当时室内空调开到27℃左右,但卫生间窗户朝东,晒着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