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整齐划一的“简单模式”——标准集装箱,世界级强港还要“玩转”矿石、煤炭、原油、液体化工品和多种散杂货构成的“困难模式”。这离不开“多面手”既能装、又能卸的专业能力。
记者了解到,这个地块总占地1244平方米,涉及45户商住居民,包括建于上世纪60—80年代的19栋1—3层低矮老旧建筑。经鉴定,确认其中14栋公房及3栋私房属C、D级危房或砖木危旧结构;另有2栋私房为B级危房。房屋权属性质较为复杂,涉及街属公房、区直管公房、私房等多种类型。
作为一部“非类型化”的舞剧,《人在花间住》没有浓烈的戏剧冲突,也不依赖复杂的叙事节奏,而是在极为节制和温润的艺术表达中,以静水深流般的方式,唤起观众内心深处对亲人、城市、时间与爱的集体记忆。作品所呈现的“贴地而行”的现实主义美学,使岭南气质在舞台上更显内敛,也更具穿透人心的共情力量。中央芭蕾舞团首席编导费波担任本剧总编导,他一贯以温和细腻的视角观照社会肌理,从平凡生命中提炼动人的精神纹理。在本剧中,他与团队共同构建出一套兼具地方性与象征性的舞蹈语汇,尤其在《疍家女》《鲛人国》《白民国》等群舞段落中,主创团队提取民俗身体语言并加以抽象化处理,使岭南风物的现实质感与象征意味在舞台上并置共生。舞蹈风格融合芭蕾、现代舞、古典舞与民间舞等多种元素,展现出高度开放的跨文化创作视野。这一美学方向的形成,与主创团队多年海外艺术实践密不可分,也为本剧赋予了既扎根本土又面向世界的现代性特质。全剧的情感高潮出现在下半场母亲的独舞中。舞者以绵延流动的身体动作,完成了一次从现实走入幻境,最终化身为“花”的情感转化。这段独舞不再是关于病痛的哀歌,而是一种情感的复燃与生命的再次盛放。“每朵花都在等待被重新看见,正如每位母亲都在等待被真正读懂。”当母亲在舞动中如花般绽放,观众所看到的,不是记忆衰退的悲凉,而是生命尊严的凝视与爱的长久回响。
100多年前,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社会美好图景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正是源于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人们有着对国家民族美好未来的向往。山河破碎时,在暗夜中,在迷茫中,在各种救国的道路都走不通的时候,是共产主义信仰为一个民族点燃了一盏照亮前行道路的明灯。
一位刚入职新疆拜城县的北京某高校毕业生坦言,学校为自己推荐了西部就业机会,但签约后,“想寻求后续支持就比较难了”。她告诉记者,刚入职时特别想了解相关利好政策,比如研修、培训、学术资源共享等,但只能上网查。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7月25日至28日,第三十三届全国书博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南岸区设分会场。书博会期间,持有书博会电子(纸质)票证,或持有南岸区特设的“江南书市”购书凭证的游客,可链接南滨路观光塔、万达广场优惠,让“读”与“玩”“购”形成消费链条,构建起“吃住行游购娱”的价值闭环。“我们正努力编织一张更具韧性的票根网络,通过政府搭台,系统整合酒店、景区、交通、商圈等文旅资源,为市民游客带来新体验。”南岸区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