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式风情街,我看到了中西文化像朋友一样相处;在杨柳青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握着我的手教我画年画,那温度让我知道‘传统’不是过去的事,而是活着的故事;在国家海洋博物馆和泰达航母主题公园里,那些科技与力量的展示,让我为‘中国’这两个字感到骄傲——不管我在德国还是在这里,这两个字都刻在心里。”来自德国的营员潘晴说道。
当日,一批申报出口的食品、服装等快件包裹在云南磨憨口岸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完成通关手续,经昆曼公路转运至老挝磨丁口岸后,搭乘中老铁路货物列车发往老挝主要城市。通过“公铁联运”模式,这批快件包裹最快48小时内即可送达老挝万象收件人的手中。
据介绍,华侨图书馆是由全球华侨华人共同捐资创办的民间图书馆,所有资金、图书均来自海内外侨胞及民间捐赠,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由志愿者承担。为充分利用华侨图书馆资源,推动中华文化传播,促进中外文化民间交流,华侨图书馆推出在海外建立图书漂流站的公益项目。海外图书漂流站由华侨图书馆与海外有关单位合作建设,旨在在海外建立阅读中文图书的窗口、学习中国语言文字的基地。目前华侨图书馆已经在全球64个国家建立了150多个图书漂流站。(完)
从全球产业链协同来看,中国以开放姿态深化国际技术合作,助力构建更具韧性的全球供应链。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化学药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27.1%、53%、36.2%、17.7%,跨国企业将中国纳入全球研发和制造网络的趋势持续强化。我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达8148.7亿元,同比增长21%,通过联合研发、产能合作等方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为全球产业链稳定注入强大动力。中国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高技术制造业深度融合,既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也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贡献了中国方案,为全球多边自由贸易注入了正能量。
释放国内消费与生产潜能是促进世界市场互联互通、实现中外经贸良性循环的关键支撑。今年上半年,中国积极发挥14亿多人口消费升级与产业体系完备的优势,充分激发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枢纽作用,推动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超21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为全球贸易复苏注入强劲动能。
“现在每天工作8小时,既能坐着干也能站着干,活计节奏张弛有度。”伍金花抬起头,眼角含笑,“园区和厂里特意给我调了个‘暖心岗’,工作时间短了,收入稳了,身子也不那么累。”
这方面,一批立足本土、深受群众喜爱的赛事正在蓬勃发展:在辽宁,竞技冰雪“村运会”让村庄雪场人声鼎沸;在云南,乡村摩托嘉年华将越野赛道搬进梯田山谷,融合本地音乐、美食与集市,热闹非凡;在内蒙古,赛马版“村超”用速度与激情角逐,成为草原盛大聚会……
福州8月14日电 (彭莉芳)27岁的台湾女生九九14日回忆起在厦门观看电影《南京照相馆》,仍难掩激动,“观看的两个多小时里,我有八成的时间都在哭,心中充满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