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来说,效率如同生命。中国作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找到供应商,甚至“满足复杂的需求”。美国GE医疗副总裁陈和强称,“同样的订单,其他地方可能需要一到两周来响应,而这里只需要三天”。从霍尼韦尔南京工厂每秒生产9.5个传感器,到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每40秒下线一台汽车,都是“中国速度”的直观反映。
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6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第二产业用电量54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第三产业用电量17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
比如,部分古镇在开发过程中忽视了对本地文化的深度挖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转而追求大众化、标准化的文旅商品。大量从义乌小商品市场批发而来的旅游纪念品充斥市场,甚至“特色小吃”也同质化严重,缺乏地方特色。这种千篇一律的商业业态和建筑风格,使得游客体验感下降,导致古镇吸引力减弱。
不远处,年轻商人叶尔兰的摊位同样热闹。他家的酸马奶主打“新鲜”,发酵时间仅两天左右,保留了明显奶香。“发酵时加入一种本地香草和蜂蜜,酸甜平衡,年轻人和外国游客都喜欢。”叶尔兰笑着说。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10多次到义乌并数次深入小商品市场调研。他这样概括“义乌发展经验”:“这个地方,既不临海也不临边,怎么就变成了全世界的一个贸易中心呢?是因为义乌人做到了‘无中生有’‘莫名其妙’。”
总的看,这五年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了突破性进展,“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交通运输综合能力、服务品质、运行效率大幅提升,“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在加快实现。
产业电商激发转型新潜力。组织产业电商惠企对接河北站、“数商兴农”进广西、进四川等活动,指导20余省市、主要电商平台举办超280场产业对接,覆盖超2200家次企业,达成2万余个合作意向,助力山东蔬菜、新疆库尔勒香梨、吉林松花砚等特色产品上平台,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内外贸协同能力。据商务大数据监测,1-6月农产品、电子产品、纺织产业电商交易额增长17.2%、7.3%、6.2%。
稳在哪?还体现在“菜篮子”产品供给的充裕上。生产上看,上半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同比均有增长,7月上旬在田面积1.1亿亩、旬产量2623万吨,同比增长110多万亩、170多万吨。近段时间,我国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对“菜篮子”供应是个不小的考验。为此,山东等地多措并举保障蔬菜供应,如通过夜间采收和预冷运输等。作为“菜篮子”里的另一重要品类,猪肉的市场动态同样备受关注,我国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占肉类的六成左右,可以说“生猪稳则畜牧业大盘稳”。据监测,6月,全国5月龄以上的中大猪存栏量比上个月降低了0.8%,预示着七八月份的生猪出栏量将有所减少,有利于猪价稳定和养殖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