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落地的项目彰显出,临港新片区对全国甚至全球产业的吸引力都在不断增强。“临港是国家开放的前沿阵地,开放的真正落脚点还是要在产业发展上。”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如是表示。
数据要素在文化领域的深度融入正在推动文化资源整合升级与创新转化。2023年12月31日,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专门提出要“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将“数据要素×文化旅游”列为12项重点行动之一,有关文物、古籍、美术、戏曲剧种、民族民间文艺等数据资源的开发、共享、交易流通,文化数据价值的挖掘以及保护治理等,都属于重点行动计划。“沉睡”的文物、典籍与技艺也可以转化为可深度挖掘、传承、利用的“活化数据”,例如故宫博物院将186万余件藏品打造成“数字文物库”,使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突破时空限制永久存续、实时显现;超过6500份的“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成为全球首个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云游敦煌”“寻境敦煌”变成超现实的体验。
“菜市场的莲藕堆成了小山,药店的荷叶茶卖断了货,连甜品店的莲子羹都要排队等……”立秋刚过三天,长沙街头的“莲系养生”热潮悄然升温。市民李阿姨的菜篮子里,一节带着淤泥的鲜藕、一把带着晨露的荷叶格外显眼。老百姓喜吃莲的背后,藏着周敦颐笔下“出淤泥而不染”的莲那穿越千年仍鲜活的养生智慧。
近日,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显示,“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40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这表明,数据要素和数据产业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增长点。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上世纪末,彩电行业大打价格战,最终导致市场与口碑双输。这段历史为今天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清醒剂。避免陷入“内卷式”竞争已成行业共识,搞创新、提质量是坚定不移的方向。有过闭关锁国的历史教训,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就有更多信心和定力;新中国成立初期遭遇经济封锁而发愤图强,更知自力更生的价值;近些年目睹一些国家去工业化引发的问题,方能理解实体经济是强国之基的深意……拥有历史感,就在于能够清晰把握历史中的成败得失,从中提炼智慧,形成规律性认识,反哺当下,启迪未来。
据了解,部分进出口高新技术货物具备防光、防尘等要求,在普通环境下拆箱查验会影响性能品质,但在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下,进出口货物在口岸命中查验指令的,可转至目的地实施,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设备性能,降低企业通关成本。
孩子们的变化,墩艾日克村小学校长刘露看在眼里。她说,通过检察机关在学校开展帮扶,并以保护隐私、远离毒品、防范校园欺凌等为主题的普法宣传后,学生们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既能远离违法犯罪,也懂得用法律维权,更敢同违法犯罪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