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加强教师素质培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十四五”时期,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60亿元,支持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教育阶段开展教师培训。例如,支持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每年引导各地培训校长教师超过100万人次;支持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8%,比2019年高出23个百分点;支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安排专项经费,强化高校思政工作专门力量建设,支持高校加强青年教师数字化教学培训、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培育、师德师风基地建设等。
高质量发展的深化拓展期。从国内发展看,“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展现出强劲转型势头,呈现三大趋势性特征:一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呈上升趋势。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2.68%,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6万亿元,基础研究经费占比提升至6.91%,创新指数全球排名第11位。二是供需结构迈向更高水平动态平衡。高技术制造业引领工业增长,202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达9.5%,远超6.4%的规模以上工业整体增速,贡献率达23.3%。三是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2024年中等收入群体已超4亿,2035年有望突破7亿。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升级带动产业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这一时期的核心课题在于巩固既有转型成果,着力解决深层次结构性矛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没有改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将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十五五”时期将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从理念到实践、从局部到全局深化拓展的关键阶段,必须科学把握这一历史方位,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一首首经典老歌、霓虹灯,瞬间将人拉回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洪敏告诉记者,“舞会”是首次举办,以后每到周末,她都会来到改造后的纳溪丝厂旧厂址。“这里热闹非凡的活动,让我的周末生活不再是单调地在家看电视。”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当地对老旧企业旧址的创新改造,一种全新的新经济模式在此落地生根,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当一列列高铁串联起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当一张张车票承载着诗与远方、烟火与温情,当一次次服务升级精准回应民生期盼、提升出行体验,“流动的中国”正以蓬勃昂扬之姿,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轨道上奔涌不息的人潮,既是民生福祉的生动写照,更是经济活力的澎湃脉动。
对儿童、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残疾消防救援人员等旅客购买动车组车票优惠措施进行优化,将计算基础由公布票价调整为执行票价,是国铁集团积极顺应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关心关爱特殊群体实行的优惠票折上折措施,旅客将享受更多优惠,拥有更好的出行体验。
根据群众举报,西安市公安局灞桥分局依法立案开展调查,对韩某1、韩某2、赵某、王某和姚某某分别处行政拘留。同时,网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的相关规定,启动网络信息服务内容严重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违法账号等做进一步处理。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与体育宣传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高端智库骨干专家、广州体育学院教授曾文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体育具有较强的杠杆效应,以体育赛事表演为杠杆,能撬动城市基建、旅游、文化等,激活体育消费热情,推动体育产业能级提升,而这个杠杆的原动力主要是运动员尤其是明星运动员。
参与运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西畔的国家网球中心两片红土网球场地的维宁体育创始人、CEO纪宁8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本就稀缺的网球场馆在郑钦文夺冠后变得更加炙手可热,现在根本都约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