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辞:当前全球贸易面临太多“安全因素”,因此,难以对贸易走向精准预测。全球商品的流动仍在继续,围绕“全球化是否正在消失”的讨论也依然存在。这说明全球化并未终结。回顾今年上半年,贸易情况并没有年初人们担忧的那样糟糕。这也再次印证:只要贸易仍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企业就会继续想办法优化供应链,确保客户能获得全球范围内最具竞争力的高质量产品。
新型工业化浪潮呼唤“智”“技”融合的顶尖工匠。我国正从制造大国加速迈向制造强国,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技术产业化应用加快,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显著增加。高学历人才不断加入,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大学生詹兆君入职联想合肥生产基地,从一线操作员干起,逐渐成长为技术骨干,薪资超过了很多同龄“白领”。放眼全国,越来越多的“詹兆君”正以精湛技艺和创新智慧,为夯实我国工业体系的质量基石作出贡献。
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
古镇深处的玉成号年画坊里,霍庆顺年少“偷艺”、中年坚守的故事早已成为佳话,如今儿媳张宏执起画笔,成为画庄第七代传承人,将古法技艺注入时代新声。调色盘上的朱砂与石青,调和出两代人默契的温度,也晕染着传承的底色。
在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推出《再遇见——中欧建交50周年特别策划》,其中邀请数十位来自中国与欧洲各国及欧盟机构的各界代表性人物,通过他们的亲历、记忆与洞见,讲述这段关系如何影响着个体、社会乃至世界的走向。我们努力呈现一幅更加立体的中欧人文关系图景,也倾听他们对中欧未来的真诚期待。
因此在不断强化税收征管的同时,应该同步适度推进税制改革,适度降低名义税率,让企业实际税负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同时国家财政收入也并不会由此减少,进而实现良性循环。
成都世运会开幕式恰逢立秋。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也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在中国传统,立秋是由盛转敛的节气,也是孕育新一轮丰收的起点。
经典的《莲年有余》永远是“顶流”,因为它寄托了广大人民群众最朴素的愿望——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永远生生不息。而那个永远微笑的杨柳青娃娃,其怀抱的大鱼、手中的莲花,早已超越了“莲年有余”的字面寓意,成为天津这座城市包容、融合、共生的文化图腾,更深刻诠释着“何以中国”的文明密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