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办公室内的一张清单显示——今年3月,中俄学生在珲春共同制作“非遗艾条”;4月,“边城武韵”中俄青少年儿童武术套路大赛开赛;5月,珲春赴俄罗斯跨境自驾游首发团踏上旅程……“相互交流正从一项项活动转化为一整套机制,常态化开展。”俞美说。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中医在珲春越来越有国际范儿,我们将继续与时俱进,在为俄罗斯患者提供优质诊疗服务的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海外更多地方。”韩示明说。
张先生说,因为网球人群的增多,网球运动关联经济也更加活跃。球衣、球袜、球包以及打球的各种装备和周边产品,包括网球训练课都在走俏。比赛数量的增加,更是提升了各地运动场馆的利用率。
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推动体育赛事职业化,支持发展体育经纪人队伍,挖掘体育明星市场价值。2019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关于对国家队运动员商业活动试行合同管理的通知》等限制运动员商业活动的规定被废止。曾文莉认为,即便如此,目前国内体育经济的价值还有待充分释放。她对已走上职业化道路多年的网球充满希望,认为网球市场可能是一个突破口。
机器人也助力智慧城市发展。在广东深圳,有会“思考”的红绿灯、能发电的大楼及穿梭送物的无人机等;在四川成都,40多款具身智能产品正在走近长者身边;在山东青岛,当地着力实施场景牵引行动,围绕着家庭、康养和海洋领域布局,深耕海洋水下机器人等;在江苏苏州,保姆机器人走进商超、酒店、写字楼与百姓家庭,成为生产生活的重要帮手。在我们的身边,“赛博伙伴”处处可见。
李锦汤介绍,除国家长护险试点城市广州外,7月1日,梅州市长期护理保险实施启动,汕头、汕尾等地方按程序推进。广东已确定1家评价机构,将持续做好长期照护师培训,探索支付激励政策,引导机构优先录用持证人员,提升照护服务质量。该职业也被视为发展银发经济、创造高质量就业的新路径。
“清凉经济”作为提振夏日消费的重要引擎,对于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打造经济新的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强力推动下,“清凉经济”增势迅猛,相关数据显示,以空调、电风扇为代表的清凉电器类产品销量大幅提升,排名前五的黑龙江、辽宁、湖北、吉林、贵州环比增幅高达183%、178%、170%、164%、144%。解暑和健康防护需求也呈现爆发式增长,碳酸饮料、冰淇淋等品类成交量环比增长超过75%,清凉眼罩销量环比增长超10倍,成为今年夏天的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