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显示,我国优等地仅占31.24%。东北黑土层变薄、南方红黄壤酸化、华北平原耕层变浅、西北盐渍化加剧等问题突出,这些现实不仅制约了粮食单产增长速率,也导致化肥投入的边际效益递减,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是遏制土壤退化趋势的治本之举。耕地质量建设投入大、周期长,亟须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予以推动。2022年黑土地保护法的实施为国家珍贵土壤资源保护树立了法治标杆;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标志着耕地质量提升已上升至与数量保护同等重要的国家战略高度。此次《草案》的制定,以“长牙齿”的措施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改良培肥、农田水利设施完善等提供法律保障,必将推动耕地质量提升工程进入大规模、制度化实施新阶段。
从“观看表演”到“具身体验”的需求转变。数据显示,2024年的出游人群中有超过70%的消费者年龄介于19岁至35岁之间,这一年轻群体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打卡游览,而是追求“情绪价值”,沉浸式体验带来强烈的感官愉悦,精准契合年轻群体的需求。调研组发现,在沉浸式演艺剧场中,年轻游客热衷于扮演“古人”,以此寻回被快节奏生活稀释的专注力与生活实感。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的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内,分布着30多座形态各异的火山。其中,6号火山因裸露岩层酷似外星球的地表,成为热门打卡点。公园外,草原漫无边际,一片片露营地上扎着一个个帐篷。
“近年来,通过不断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中国为全球经济贡献了创新动能;通过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保障。”雷加拉多表示,近年来,中国积极加强同拉美地区国家在数字经济、新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为地区国家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助力。
加强资金监督管理。各地加强日常监控,强化监督检查和信息公开,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有效,对于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滞拨缓拨补助资金等行为,依法依规追究相应责任。
据介绍,8月1日晚间用电高峰时段,该公司集中调度47座储能电站、16座虚拟电厂参与用电负荷调节,供电、用电双向调节最大功率达到225万千瓦,其中新型储能141万千瓦、虚拟电厂84万千瓦,占实时用电负荷的比重达到6%。
内容创作呈现同质化。当前,部分沉浸式演艺项目缺乏对当地独特地域文化、民俗风情的深度挖掘。游客在不同城市观看相似的演艺内容,极易产生审美疲劳,难以获得独特的“在地体验”。同时,部分项目在呈现文化内涵时,仅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挖掘背后的故事和精神内核。一些项目简单拼凑传统文化元素,缺乏对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化表达,使得游客无法真正感受到在地文化的内在魅力。此外,为了快速上线并降低成本,部分项目直接照搬或模仿其他成功案例。这种缺乏原创性的创作,既无法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