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州城遗址中,考古队惊喜地发现了两只龙首,分别被标注为9号和10号,初步判断是两只脊兽。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考古方舱专家们的精心修复,一堆残缺不全的碎片被复原成形。特别是宽约40厘米的10号龙首,填补了学界对唐代龙的认知。
为保护这一重要文化遗产,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开始对玛纳斯史诗进行大规模搜集记录、翻译出版及研究工作。居素甫·玛玛依,是当时唯一能完整演唱玛纳斯的民间艺人。他演唱的玛纳斯史诗,对结构、语言进行了必要加工,总计23万余行,是目前世界上内容最完整、结构最宏伟的唱本,从头唱到尾要一年多时间。经过30多年努力,居素甫·玛玛依演唱的8部玛纳斯史诗内容,于1983年全部记录到纸上,1995年全部出版。史诗从口头转向文本,从活形态走向固定文本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太原8月1日电 (记者 胡健)山西大剧院戏曲公开日活动日前以“忠义传薪·关公的N种打开方式”的主题进行,晋剧老艺术家、青年演员及众多小戏迷呈现出一场传统与创新交融的戏曲演出。
抗战时期,我军各兵工厂一直是日军“扫荡”的重点目标。“我们越保护老百姓,老百姓就越支持我们。”金玉真说,每次敌军来袭,八路军都会守护群众转移。久而久之,鬼子一来“扫荡”,老百姓就提前报信,兵工厂赶紧转移。
“漳州110”是全国公安机关的一面旗帜,1990年8月1日,福建漳州正式开通“110报警台”,建立快速反应机制;12月5日,将“110报警台”改为“110报警服务台”,开创了维护治安与服务群众并重的先河,推动“110”成为人民警察队伍的标志性品牌。1996年8月,公安部在漳州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漳州110”先进经验,推动全国各地开通110报警服务台。1997年11月,国务院授予“漳州110”“人民的110”荣誉称号。2021年1月10日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之际,“漳州110”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针对目前的旱情,河南省水利厅于6月14日17时将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细化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
“漳州110”根植漳州、享誉全国,“漳州110”经验在全国公安机关开花结果,“漳州110”先进事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推广。相关人士称,《“漳州110”发展促进条例》的实施,将在学习弘扬“漳州110”先进事迹的新征程上,以制度化形式促进“漳州110”队伍高质量发展,推动政府和其他各方积极践行“再快一秒、止于未发”理念、学习借鉴“忠诚为民、快速反应”经验,让宣传、推广、保护“漳州110”成为人民群众的行动自觉,营造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氛围,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漳州”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