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业开设的意义远不止如此。微专业以“积木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定义了专业的内涵。它不再要求学生在一个固定赛道上跑完全程,而是允许他们在主赛道旁为自己设置若干“补给站”。例如,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工业视觉检测微专业,短期内就能掌握智能制造现场最紧缺的缺陷识别技能;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叠加AI数字营销微专业训练后,将获得洞察用户行为数据的能力……这种精准的“技能补丁”,正是解决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密钥。
李丹告诉记者,随着国内水果种植技术、面积提升以及物流冷链快速发展,消费者对水果的消费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市民对夏天购买水果的需求,既离不开“新鲜美味”的核心,也越来越看重“实惠、多样、安全”。这种需求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从种植到销售的各个环节。
1990年出生的郭丹是中国的“轮冰双栖”名将,在2005年亚洲锦标赛上夺得15000米金牌,成为中国首位速度轮滑亚洲冠军。2012年,她在意大利世锦赛摘得女子1000米场地赛金牌,是中国首位轮滑世锦赛冠军。郭丹在2013年哥伦比亚卡利世界运动会获得两金一银,成为首位在轮滑世锦赛、世界杯、世运会三大赛事中均登顶的中国选手。
“虚”与“实”融起来,借助数字技术,打破物理区隔,实现更有力的要素保障。为解决轻资产融资难问题,贵州推动文旅数据变现,兴义万峰林旅游集团通过登记景区、商户营销服务产品等数据知识产权,让文旅数据资产入表,并向贵州银行申请到1000万元的授信额度。针对离境退税,中国银行打造专门服务入境游客的“来华通”APP,推动“即买即退”跨区域互通。以创新举措降低制度性成本,提升要素流动效率,就能培厚企业成长、市场发育的“沃土”。
“我们对回国工作的最大盼望就是:找个能真正沉下心做研究的地方。”林智鹏说,“一打听,在新疆做驻村干部的亲戚告诉我们,国家把好政策都往边疆送,就缺能扎根的人;入职石河子大学的师姐‘诱惑’我们,说这里给青年学者很好的科研条件……所以,我们来了!”
除此之外,还应完善网络素养教育的支撑体系,构建制度规范、网络平台主体担责、社会支持的立体防护网。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配套细则,明确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信息的具体类型、判断标准和处置办法,完善网络暴力等违法行为的惩处机制。制度建设要避免“一刀切”,在“堵”与“疏”之间寻求平衡,在加强保护的同时,更应注重突出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权。落实网络平台主体责任,构建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鼓励网络平台开发优质教育内容,不断改善网络生态。社会组织、基层社区等可联合网络平台企业开展参与式、体验式实践活动,将网络素养教育融入常态化文化建设内容。例如,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联合北京互联网法院共同建设“北京市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实践基地”,逐步探索出了微课堂、微视频、剧本杀、互联网法院模拟等多样化的网络教育资源,让青少年在实际体验中提升网络素养。
项目投资建设方——杭州极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国兴向记者介绍了园区内的楼宇节能改造。他将园区实现低碳乃至零碳的思路总结为替碳、降碳、固碳、易碳四个路径,以上正是降碳环节的重要体现。
数据显示,截至第八轮,“苏超”现场观赛总人数已突破100万,相当于坐满11个国家体育场“鸟巢”。其中,第二轮吸引5.9万余名球迷入场,场均9852人,超过同期中甲联赛的场均6467人;第三轮场均现场观赛人数破万,达1.5万人;第四轮场均突破2.5万人,再超同期中超联赛;第五轮至第八轮场均都超3万人,直追欧洲五大联赛之一的英超联赛。第六轮南京主场观赛人数达60396人,更是创下中国业余足球赛事单场观赛人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