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书卷气,一半烟火气,点亮城市夏夜文化消费。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书城双主场附近商圈与书展联动,推出“书展文化味蕾地图”,宣推周边文化地标、运动休闲场馆、怀旧老字号餐饮等。百年乳企光明乳业与上海书展携手,以官方战略合作伙伴身份升级亮相,为市民提供独具特色的文化消费新体验。据大数据监测及综合测算显示,书展双主场活动参与人群直接带动餐饮、零售、住宿、交通及其他服务(含票务)消费约1.81亿元。上海书展举办期间,上海展览中心主场所在南京西路商圈的日均客流56.8万人次,线下零售餐饮消费同比增长39.07%;上海书城主场所在南京东路商圈的日均客流63.5万人次,线下零售餐饮消费同比增长23.95%。
小组赛第二日的首场比赛中,宝岛UBA联赛绝对霸主——政治大学男篮出战。该队在前三节仅领先4分的情况下,在第四节打出17:1的高潮,其对手额图根大学则在图希格-额勒贝格的带领下顽强追平比分。加时赛,政治大学打出15:4的攻势,最终90:79取胜。
与此同时,职业本科院校也在密集“上新”,规模持续扩容。截至目前,我国职业本科院校已达87所,教育部今年先后批准同意设置36所职业本科学校,占目前职业本科总数的四成多。
上海8月20日电 (记者 许婧 康玉湛)以“共创共融 共生发展”为主题的“国缘V9·问道2025·苏商高质量发展(上海)大会”18日在上海举办,300余位沪苏两地知名苏商、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商苏商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以“课程嵌入”贯通育人链路,增强“大思政课”的知行转化力。项目式实践要有效提升思政引领力,必须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破解专业课程与社会实践“两张皮”的困境,构建“知行合一”的育人生态。首先,知识重组,专业课程内容向项目转化。利用项目本身的跨学科属性,将专业课程核心知识模块转化为项目实践的“任务包”或“问题集”。围绕综合性实践主题,思政教师、专业导师、行业专家共同设计任务链。这种基于真实问题的知识重组与供给,打破了传统学科的藩篱,使学生在项目中自然领悟知识的整体性与思政的统领性,实现专业知识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频共振。其次,能力贯融,专业能力培养向项目借力。项目式实践是能力锻造的熔炉。学生在项目式实践中不仅产出项目成果,更能够通过系统性实践过程,全方位锤炼青年适应时代要求、担当复兴大任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有效促进了“知”与“行”的深度转化。再者,场域延展,专业实践场景与项目衔接。项目式实践将育人场域从教室延伸至广阔天地。通过构建“课程教学-项目实践-反思提升-成果辐射”的闭环,项目前理论铺垫与价值引导,项目中实践探索与能力锤炼,项目后成果凝练及社会传播,形成一个持续深化、影响扩大的全域育人生态。
李家超表示,香港区潮人联会一直致力凝聚香港潮籍乡亲的力量,积极参与地区事务,筹办活动弘扬潮汕文化,又组织参访团回乡交流。年轻一代回到家乡了解到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根。这个交流的过程促进香港与汕头、潮州、揭阳和汕尾等地区的合作,为香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科技赋能“靶向发力”,让文化传承“活”起来、旅游体验“智”起来。新质生产力深刻改变现代文旅产业的价值链与生态圈,科技感、数字化催生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与惊艳蝶变。在重庆长江之滨,5000架无人机以天为幕、以城为卷,动态勾勒洪崖洞、长江索道等地标轮廓,将“新韵重庆”的城市IP演绎成全民共享的数字盛宴,累计观演超400万人次。科技不是文旅的附加项,而是向“新”而行、焕然一新,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破圈”,以观念更新、技术创新提升文旅“含新量”,深度嵌入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有机渗入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驱动文化传承与旅游体验升级的核心引擎,塑造以智能交互、沉浸感知等为特征的新空间新场景新模式,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传播力和感染力,提升旅游服务的功能性、舒适性和便捷性。
纳吉:人们往往对熟悉的且与其文化相关联的内容更感兴趣。像“茶和天下”、魔方比赛等非传统的文化交流形式之所以能引起共鸣,是因为它们以一种有趣、互动和引人入胜的方式将人们聚集在一起。这些举措超越了正式的外交交流,为普通人创造了一个相互联系并亲身体验彼此文化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