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交流方面,2025河南省两岸青年交流月、第13届海峡青年荟、第二届海峡两岸青年汇、“2025年纪行荆楚海峡两岸(湖北)青年工业遗产研学营”、首届黔台青年大数据产业发展交流周等活动将陆续登场。
其中,儿童文学委员会原主任高洪波认为,《惹木与蓝》题材独特、角度新颖。他肯定该作品文笔细腻、语言讲究,并认为这本书是一部关于文化遗产与儿童成长的有趣味的优秀作品。
自1996年起,耿福能带领好医生集团扎根凉山州布拖县,开启了29年产业扶贫征程,在大凉山彝区推广种植中药材附子,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2014年参与脱贫攻坚和“万企帮万村”行动,2020年又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企业依托凉山资源,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产业,打造全产业链模式。采用“公司+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5大品种。2024年,带动四川凉山州9个县种植中药材3.38万亩,全国种植面积达6.54万亩。投资1.1亿元修建现代化中药材精深加工厂,实现药材就地加工转化,带动14.7万余名农户增收,为乡村振兴奠定了产业基础。此外,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捐资助学,抗震救灾。耿福能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和“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入选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首批优秀案例;获“全国抗击疫情民营经济先进个人”、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等荣誉。
讲故事,讲“小故事”;见人,见普通人。普通人的故事聚焦个体体验,贴近生活、真实可感,能迅速唤起共情,在记忆中生根。“苏超观赛人数创纪录”是数字,而“5岁娃面对主队失利,泪汪汪地说下一场还来看”“小学生上半场呐喊助威,下半场网课开始,转身背对着球场听课”,却使人莞尔,又若有所动。“连Logo都没有的烧烤店赞助赛区,广告牌插在两个大品牌中间”,一下子使城市的营商环境让每个人都可以感知。宏大叙事常让人感到自己是旁观者,而小故事传递的是“你也能”。普通人的故事像镜子,照见受者自己,很多时候打动人的不是别的,是“多像我”。
创新流通,突出线下线上双向驱动。在拓宽线下消费渠道方面,从创新节庆展会消费平台,持续打造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等;到丰富农产品消费场景,开展绿色优质农产品进商圈、进街区、进景区等主题活动;再到提升城乡消费设施水平,重点支持完善农产品市场、冷链集配中心等现代流通网络……一系列举措都指向促进产供销精准衔接。在提升线上消费质效方面,挖掘网络销售潜力,提升直播电商水平,深化拓展“数商兴农”,推动农产品销售拥抱“互联网+”,让更多优质特色农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柳佳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移民管理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全力助推多层次、多领域的对外交流交往,会同有关部门陆续推出一系列便利外籍人员来华的移民出入境政策措施,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2023年我国出台了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将在2025年初步建立“以竹代塑”产业体系,那么现在我国“以竹代塑”产业发展的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