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25家,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强度位居全国前列。
棉花可不仅仅是纺织原料。借助植物合成生物学等技术,棉花正从“纤维专家”升级为“功能工厂”。今年6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西部农业研究中心合作创制出生产虾青素的工程棉花,便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某品牌旗下的桶装薯片和袋装薯条情况类似,都是直接在商品内包装设计上进行加宽处理,盛放薯片的塑料盒前后都加装了约半个指节宽的塑料条。以薯片作为测量标准,记者发现,如果去掉前后两端的塑料条,一桶薯片能多放大约18片薯片;而薯条盒的边缘则设置了一圈成年人小指宽的塑料边框,这一设计让内包装盒的长度从12厘米左右增加到14厘米左右,宽度从5厘米左右增加到7厘米左右,大了整整一圈。
轧棉机从棉籽剥离长纤维之后,棉籽上还留存大量的棉短绒,过去多被当作废料,但它的用途实则不容小觑。棉短绒可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塑料、电子、造纸、冶金、航空航天等领域,被誉为“特种工业味精”。用棉短绒制作的无烟火药还是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近年来,国外科学家发现,棉籽绒还可用于生产和制备可降解塑料薄膜。
从荷兰鹿特丹的发光玻璃立方体,到丹麦哥本哈根“CopenHill”顶部的滑雪场,再到奥地利维也纳宛如童话城堡的“Spittelau”,这些地标性的焚烧厂以颠覆性的设计,将曾经的城市负资产转化为环保与艺术的融合体。如今,中国的重庆三峰御临环保发电厂,以其全球领先的技术和严苛至欧盟2010标准十分之一的超低排放,正式加入了这场重塑未来的行列。
一位参观的记者说:“在8月15日这个日子走进沈飞,更能体会强大国防是和平的基石。这里不仅有顶尖战机,更看到一个军工央企以创新为引擎、以人才为基石、带动地方发展的清晰路径和坚定决心。”
因棉株中含有丰富的虾青素合成前体——类胡萝卜素,棉花被认为是合成虾青素的理想“代工厂”。科研人员通过3步打通了虾青素合成途径:先引入“关键钥匙”,从莱茵衣藻“借”β—胡萝卜素酮化酶,从雨生红球藻“借”β—胡萝卜素羟化酶;再安装“生物导航”,给这些外源酶装上质体定位信号,将其精准引导至“生产车间”;最后启动“全株流水线”,在普通棉花“中棉所49”中植入基因表达模块,最终培育出生产虾青素的“TY工程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