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于8月27日至31日在长春举办的第十五届东北亚博览会,以“携手东北亚 开放赢未来”为主题,设置现代化产业馆、开放合作馆、新消费新服务馆、国际及港澳台特色商品馆4个展馆,开创性引入人参·梅花鹿专区和“食尚东博·品味吉林”吉菜文化体验区,展览展示总面积7.3万平方米。
以“课程嵌入”贯通育人链路,增强“大思政课”的知行转化力。项目式实践要有效提升思政引领力,必须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破解专业课程与社会实践“两张皮”的困境,构建“知行合一”的育人生态。首先,知识重组,专业课程内容向项目转化。利用项目本身的跨学科属性,将专业课程核心知识模块转化为项目实践的“任务包”或“问题集”。围绕综合性实践主题,思政教师、专业导师、行业专家共同设计任务链。这种基于真实问题的知识重组与供给,打破了传统学科的藩篱,使学生在项目中自然领悟知识的整体性与思政的统领性,实现专业知识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频共振。其次,能力贯融,专业能力培养向项目借力。项目式实践是能力锻造的熔炉。学生在项目式实践中不仅产出项目成果,更能够通过系统性实践过程,全方位锤炼青年适应时代要求、担当复兴大任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有效促进了“知”与“行”的深度转化。再者,场域延展,专业实践场景与项目衔接。项目式实践将育人场域从教室延伸至广阔天地。通过构建“课程教学-项目实践-反思提升-成果辐射”的闭环,项目前理论铺垫与价值引导,项目中实践探索与能力锤炼,项目后成果凝练及社会传播,形成一个持续深化、影响扩大的全域育人生态。
梁春荣给自己立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治病救人,不求回报,有求必应。”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白天黑夜,梁春荣随叫随到。他靠着“预防别得病”“有病小钱治”“没钱也能治”三副“药”,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尊重。
网络平台旅行相关负责人透露,除厦门、福州、泉州、漳州等传统旅游热门目的地外,平潭、霞浦、连江、罗源等县域旅游目的地热度持续攀升。武汉、深圳、广州、南昌、北京等异地客源暑期喜欢游福建。
转机来自于一系列创新修复举措的实施。通过“退塘还林”“红树苗木种植”“生蚝壳护岸”等生态工程,东寨港逐步找回红树林的盎然生机。目前,保护区下设4个保护站,实行24小时轮流巡护,密切监测红树林生长及病虫害情况。工作人员坚持“就地用苗”,优先选用本地培育树种,大幅降低生态风险。
产教融合深化,形成战略联盟。学院聚焦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体系,加强与宝武集团、中冶集团、湖南钢铁等头部企业深度合作,开发具有冶金行业特色的“连铸机结晶器振动台故障诊断”工程案例库;与中国五冶集团联合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耐火材料智能砌筑机器人平台”亮相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成果展;与中冶南方等30余家企业围绕钢铁生产工艺、装备设计与制造、自动化控制等建立科研-实践资源转化机制。
尤为关键的是,除了独特的制度优势,经过数年高速发展之后,生态优势已然成为临港产业最大的竞争力。集成电路、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在临港不断地加码投资、提升产值规模,上下游强磁效应频频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