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认为,“蒙元对外政策的发展过程中,有两大思维要素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一是所谓成吉思汗要求后世子孙不断进征的‘大札撒’,二是蒙古人欲征服世界的‘天命观’。”能具体介绍一下吗?这两大要素在其征服的过程中是怎么体现出来的?比如蒙元使臣对外交往中见杀、遭囚,然后武力征服的模式,与此有关吗?
连日来,河南多地持续高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引发关注。目前河南情况如何?当地采取了哪些抗旱措施?国家对抗旱又有何举措?一文速览。
此外,伴随过境免签政策覆盖至55个国家,“即买即退”离境退税等措施不断完善,上半年入境游实现超预期增长。今年1至6月,上海接待入境游客424.8万人次,同比增长38.5%;海南入境外国人中89%为免签游客。
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石绥祥介绍,政策利好、供给优化和出游意愿上涨等因素助力海洋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我国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7718亿元,同比增长8.0%。邮轮旅游热度高涨,全国邮轮港口进出港旅客总数和邮轮艘次分别同比增长40.1%和33.7%;5月1日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办理“240小时过境免签”手续的旅客超过400人,创复航以来单日新高。
元下江南的历史结局为人们所熟知,历史的最终走向是元灭南宋,因而反对灭宋的相关史料记载必定寡少。不过,据《刘武敏碑》载,刘整“始上书策宋必平,时廷臣哗然异之,以为虚国病民,未见收其成功可岁月计者,不谋一喙”。“廷臣哗然异之”之谓,可窥见当时反对灭宋者不在少数!许衡也明确反对灭宋,“襄阳下,上欲遂有江南,先生以为不可,其辞甚秘”。忽必烈于灭宋前夕的谨慎以及诸种担忧,正折射出他在灭宋问题上的犹豫。
太祖成吉思汗和世祖忽必烈在统一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汉语文献有异常丰富的叙述,“太祖辟国,金灭夏。世祖一统,乃屋宋社”。“洪惟国家太祖皇帝以干戈平定中夏,世祖皇帝以威德混一海内。”这类叙述显然都是在突出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地位与作用,为何会形成这样的历史叙述?因为大部分历史是由拖雷的后裔们所书写。
“祖炎是个好同志,对党忠诚,办事认真,能文能武。他跑完了艰苦的长征路,经过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没有倒下,却遭反革命分子枪杀。我们必须严防反革命分子的报复,切不可疏忽大意,认为天下太平无事。”毛泽东在凭吊黄祖炎烈士时表示。
中国经济的强劲表现提振了国际社会的信心。多家国际金融机构如摩根士丹利、高盛集团等,因中国二季度经济数据好于预期,纷纷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的稳健表现为全球应对不确定性提供了重要支持。中国通过扩大内需、优化结构等措施,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了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