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优化重组现有教育资源。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充分利用义务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闲置资源举办普通高中。通过购买、租赁学校周边闲置社会用房,为学校补充校舍资源,并按照校内同等标准加强配套管理服务。
在企业的研发中心里记者看到,最新一代石墨烯铅酸电池,让电池更耐用,使用寿命提升50%;正在研发的安全性更高、充电速度更快的钠电池,不久的将来,让电动车在零下40℃的低温环境中也可以正常使用。
武汉9月26日电 (王梦媛 王佩玺)夜幕降临,武汉市蔡甸区花博汇景区开启梦幻夜游。海外华文媒体代表25日晚漫步于此,在硫华菊、格桑花、百日草等主题花海中,特色表演轮番上演,尽享“花中游、画中行”的诗意体验。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室主任刘景景说,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成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实现农业重复性工作的自动化。传统农药喷洒、收割、播种等依赖人力的任务,可通过AI、机器人或自动化技术完成。二是基于物联网数据实现降本增效。通过传感器采集气候、土壤、病虫害等数据,人工智能可辅助农民精准决策,优化施肥、灌溉和作物管理。
“当前全球气候治理面临内外多重挑战,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治理前景的忧虑上升、信心下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张海滨认为,正是在这一特殊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发布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向世界发出强有力信号,向世人展示中国致力于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积极姿态和坚定决心,对提振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治理的信心将大有裨益,也彰显了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引领作用。
近年来,“文艺赋美乡村”成为激活乡村全面振兴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各地以文化为笔,在乡村大地描绘出一幅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活幸福的新画卷,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内涵,让农民既富“口袋”也富“脑袋”。
各地各部门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畅通文艺与乡村紧密结合的路径。浙江率先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系统性遴选1500余名优秀文化人才派驻乡镇、结对村;江西实施“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清华大学等牵头成立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乡村艺术建设专项委员会”,吸引全国75所院校近200名专家学者参加……从“送文化”到“种文化”,更好激活乡村全面振兴内生动力。
从“村超”绿茵场上的欢呼,到“浙BA”篮球场边的呐喊,从人头攒动的乡村非遗市集到各地搭起的“村晚”戏台……当更多文化的种子在广袤乡土扎根、发芽,必将绘就更多彩的乡村图景,让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精彩故事,让每段乡愁都能留下最美的记忆。(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