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
202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四川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和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中欧建立了稳定的经济与贸易对话机制,有效化解摩擦,增强互信,为企业创造了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其次是产业结构高度互补。欧洲在高端制造、绿色能源和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传统优势,而中国在产业规模、供应链整合与消费市场拓展方面表现突出,这为双方在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等领域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第三是企业层面的主动参与与双向投资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欧企将中国视为战略市场,同时中企也积极融入欧洲市场,拓展研发、制造和本地服务网络。
此外,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表示,会议提出企业家要勇立潮头,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竞争主动,这一提法的实质含义是引导企业之间良性竞争,避免内卷式竞争和恶性竞争。
吉尔吉斯斯坦青年社会理事会主席塔拉伊别克·达伊尔别科夫介绍,从上海合作组织青年交流营到世界青年发展论坛,中方为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青年交流提供了机会。吉尔吉斯斯坦愿与各方积极探讨青年活动计划和合作倡议。
“台湾民意基金会”今日(6月18日)公布最新民调,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声望为48.2%,相较上个月重挫 9.8 个百分点。该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表示,在台湾,一个百分点代表 19.5 万人,10 个百分点代表近 200 万人,上任不到一个月,流失近200万人支持,是一个严重的警讯。
面对当前中欧间的电动汽车经贸摩擦,商会也在积极搭建政企沟通桥梁。今年2月,欧盟中国商会汽车工作组成立,以加强中欧车企间的联系与合作。7月15日、16日,欧盟中国商会汽车工作组在布鲁塞尔,与欧委会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内阁官员及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进行了工作交流。
在办证便利方面,坚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出入境证件申办实行“只跑一次”“全国通办”,在20个试点城市实现换发补发“全程网办”“一次都不跑”;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实现“网上办”“口岸办”;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可在内地换发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