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上半年表现强劲,其对全球经济的贡献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的数据和贸易规模上,更在于中国通过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和对外开放,为全球经济提供了稳定性和确定性,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了示范。面向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高质量的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强劲动能,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力量。
人工智能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的同时,也会带来前所未遇的风险挑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积极融入“人工智能+”行动,鼓励和促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创新发展,前瞻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挑战。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重庆市南川区已迭代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25条,持续推出企业“近快办”、企业事“一窗办”、用地审批“一码办”、行政执法“综合查一次”、水电气领域“一表清”等服务举措,以可感可及的实际成效赢得企业和群众认可。
针对目前的旱情,河南省水利厅于6月14日17时将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细化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
华侨图书馆斐济图书漂流站揭牌后,将面向社会公众全面开放。其馆藏不仅包括中文书籍,还将引入大量英文书籍,以便不同背景的社会公众阅览交流。
从全球产业链协同来看,中国以开放姿态深化国际技术合作,助力构建更具韧性的全球供应链。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化学药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27.1%、53%、36.2%、17.7%,跨国企业将中国纳入全球研发和制造网络的趋势持续强化。我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达8148.7亿元,同比增长21%,通过联合研发、产能合作等方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为全球产业链稳定注入强大动力。中国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高技术制造业深度融合,既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也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贡献了中国方案,为全球多边自由贸易注入了正能量。
据了解,为助力农户丰产丰收,国网临汾供电公司组织“两队”队员深入农户家中,了解农户对供电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用电需求,科学指导夏收工作。
促进高水平双向投资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共同繁荣的重要力量。今年上半年,中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不断增强与新兴市场国家开放合作,推动双向投资实现新发展,助力增强全球产业与投资合作的稳定性和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