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一步一步在军事、政治上蚕食中国,全体中国人民也一步一步认识到了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关头,开始由此前的“一盘散沙”走向团结与统一。本文以个人日记、报纸等史料为中心,一定程度上还原中华民族英勇抗战、走向一致的过程。叙述时段自1931年9月18日开始,止于9月26日(1931年的中秋节)。由于九一八事变发生于9月18日深夜,大多数人最早知道其发生已经是9月19日了,因此大多数史料是从9月19日开始。
“暖蜂驿站”是专为新就业群体打造的休憩和服务场所,张亥秋在送货过程中留意到,尽管驿站的设施配置齐全,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了WiFi、热水、充电等服务,但因为选址的原因,使用率并不高。收到改进建议后,相城经开区第一时间在配送小哥较为集聚的地方新增了“暖蜂驿站”,并在周边设置“外卖骑手停放区”。
国家能源局今天发布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到1734.8万个,比去年同期增长53.5%。下半年以来,月均增长60万个左右,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长势头强劲。其中,私人充电设施占主导,数量超过1300万,是公共充电设施的3倍多。
此时在天津当寓公的前北洋失意政客白坚武,9月19日晚上被何庭流告知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他认为此事在中国方面肇因于“东北当局平时既根本准备之毫无,时变到来又无神敏应机应付之可能;惟历次入关贪得一时之便宜,忘却永久之祸患”,与金毓黻的看法一致。9月23日,白坚武看到报纸上“当局演说誓死救国”,评论道:“但期言行相符,勿以空言相塞也。救国须有计划、有组织之力行作始,浮泛之空言移时即忘,虽百年不救也。”
其中,作为相城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85后”张亥秋体验的是外卖员一职。两周外卖骑手生活后,张亥秋写下了4000多字的心得体会。他在体验日记中写道,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好多社区的“暖蜂驿站”并没有派上用场。
采访间隙,张健的手机响起,是奶奶打来的电话。“我奶奶70多岁了,还在四川老家。我前两天在网上买了她喜欢的酸奶,到货了提醒她去取。”与奶奶通话时,张健整个人瞬间变得温柔,笑得像个孩子。推己及人,张健正在用专业技术和温暖服务重新定义“养老”。
“只有亲身经历,才有切身体会,才能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领导干部们体验送外卖后,那一份发自肺腑的‘感同身受’,最为动人,也最为可贵。”文章说,因为“感同身受”在前,方有“推己及人,反求诸己”。“感同身受”,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是改变现实、追求美好的重要起点。“不做‘官老爷’,要当‘勤务员’,离不开这样的‘感同身受’,看到群众的‘急难愁盼’,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让政府出台的政策和制度,更有人情味,‘民生含量’更高,都需要‘与群众共情共鸣’来支撑。”
广东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提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请网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保持文明理性,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对于在网络上蓄意编造、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将坚决依法查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