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进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与完整产业体系优势叠加互促。我国是世界上产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国家,将建成强大的国内市场。依托市场和产业两大优势,扩大内需成为激励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加速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无论是企业的产品创新,还是产业转型升级,都是由市场需求牵引供给方式转变的动态过程。人民群众追求更加丰富多彩的高品质生活,对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消费场景的需求持续增加。这种需求将直接带动产业向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十五五”期间有望形成更为良好的供需互促局面,通过提高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和优化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提高消费意愿。保障改善民生、扩大消费需求与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协同发展,将成为巩固扩大高质量发展体系优势的重要路径。
有将博物馆建在机场里的,如2025年2月,全球首家机场在地文物展示博物馆——西部机场博物馆亮相西安机场T5航站楼,馆内收藏了历年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建设期间考古发掘出土的121件文物。也有将展览搬到机场内、高铁站,如2024年8月,“北京中轴线——璀璨文脉 辉煌中轴”展览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开幕;2024年1月,广州白云站候车厅,广州铁路博物馆1号馆第4部分“高铁时代”的展陈优化内容亮相,乘客可在候车间歇观摩新中国铁路建设成就纪念章等藏品。更有将博物馆元素融入交通工具的装饰,如今年8月上线的洛阳地铁博物馆主题专列,“蜜褐红”“大漠金”“运河青”车厢,让三千年的河洛文化在车厢里“流动”起来……
应对全球变局的战略突围期。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既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也需应对大国博弈加剧下技术脱钩风险加大的挑战。“十五五”时期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变,将呈现三重叠加特征。一是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压力。二是科技竞争白热化,我国必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步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三是世界经济复苏动能疲弱、经济周期波动加剧,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不同国家增长分化趋势明显。2025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年初的3.3%下调至2.8%。这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了我国发展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
秋乏还可分为气虚型的秋乏和痰湿型的秋乏。气虚型秋乏容易产生乏力、气短、出虚汗、越困越睡不着觉的症状;痰湿型秋乏,容易出现皮肤偏油腻、腹型肥胖、大便不清爽、下午较困倦等症状。
9月新学期伊始,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科学教育也开启了新的篇章。有的学校把科学课作为“开学第一课”,将机器人、航空航天、军事兵器等领域的科技知识融入课堂;有的学校将教室搬到校外,带领同学们实地参观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实验室,直观感受科技魅力;北京、天津、杭州、西安等地的中小学则正式拉开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育的序幕,让科学教育跟上产业变革的步伐。
宁德一中八年级学生缪濡骏称,剧中所演绎的亲情、战友情让他印象深刻,同时战士们坚守岗位的精神让他深深体会到戍边战士的艰苦,“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要珍惜亲情,努力学习、刻苦奋斗,长大后为国家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现在每天能收松塔四五十吨,我们20多名工人一边收一边加工,预计能收到9月末。”老段告诉记者,偃松仁来自于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偃松,偃松子3年才成熟一次,是世界上结子时间最长的树种之一。相比普通松子,偃松子价格较高,更为珍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