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气象局监测,截至5月30日,西北太平洋未生成任何热带气旋。这一现象在有气象记录的76年间(1949年至2024年)仅出现过6次——1952年、1973年、1983年、1984年、1998年、2016年,今年或将成为第七个1至5月“零台风”开局的特殊年份。
适度超前也有面向未来的考量。李瀚明表示,最近几年,国内长途旅行取代了一部分出国游的需求。西北是国内长途旅行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新疆、青甘大环线等热度居高不下。西北遥远,高铁也不发达,更依赖民航运输。此外,西安和乌鲁木齐还有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需要。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罗江畔还流传端午时节“踏百草、斗百草、佩香囊”的习俗。“汨罗香囊制作技艺”传承人戴芸伊以《楚辞》诗句中的兰、荷、桂、辛夷、橘、芭蕉等为原料创作出楚辞香囊。“我们自主研发了汨罗香囊文创产品30余种,产品远销海外。”
换道具、引入大头娃娃和笑脸;在高跷故事表演中打破常规,组织老中青三代演员同台;将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传统剧目的踩跷高度提升至3米……巡演编排现场,冷水滩黄阳司扎故事的面貌焕然一新。
作为资深领桨员、鼓手、划手,李达见证了欧洲龙舟运动的发展轨迹。据她介绍,欧洲的龙舟爱好者主要聚集在莱茵河、多瑙河流域国家,如德国、荷兰、匈牙利等。他们通常通过加入当地水上俱乐部、参与国际赛事或文化节庆活动接触到龙舟。
5月29日,华南农业大学举办省级示范系列活动。60余名少先队员走入农业博物馆、水稻机械化博物馆、畜禽种质资源库,在农耕趣味运动会、土壤种植课堂、农业机械体验课上学习传统农业知识、体验农事劳作乐趣、探索新时代农业科技创新。
厦门5月31日电 (陈嘉鹏)位于厦门市湖里区后浦社区Hope台湾夜市30日晚人声鼎沸,“‘粽’‘厦’之夜两岸同欢”端午民俗汇开启夏夜的奇妙旅程:现场既有霓虹闪烁的传统市集,又有两岸青年携手打造的多个节目,将端午民俗、闽南风情与青春创意交织成一幅生动的融合画卷。
她观察到,不同文化背景的队员往往对龙舟的初始认知存在差异:欧美队员常将其类比于皮划艇或赛艇,最初更关注其运动形式本身;而亚洲队员,特别是来自中国、东南亚的成员,因成长于端午习俗氛围中,则更自然地视龙舟为重要的文化传承载体。然而,一旦亲身参与,无论背景如何,队员们都会逐渐感知并认同龙舟深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