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帽的成功,清晰指出破局之法:破“内卷”,关键在于坚定创新。企业真正的竞争力和企业发展的长远之道,在于“创新立标杆”,而非“赔本赚吆喝”。聚焦尚未被充分满足的百姓冷暖需求,通过创新开辟新增长点,或许蕴藏着柳暗花明的市场前景。这要求企业敏锐捕捉市场需求、民生难点,同时结合自身优势,探索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出能够切实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当前暑期旅游旺季叠加持续高温天气,云贵川等传统避暑胜地迎来客流高峰,热门景区门票销售紧俏。然而面对上百元的门票价格,一些年轻人选择了购买低价票走“捷径”,却不知落入消费“陷阱”。
政策支持,发展动能有保障。当然,能把课堂开设到市场上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保障。德国政府给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充足的支持,使企业有动力、有能力、有持久的潜力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大课堂”。比如,2020年德国联邦议院通过了“未来基金”方案,计划10年内为初创企业累计提供100亿欧元资金支持。2022年,德国推出首个全面初创战略,涵盖加强对初创企业资助、帮助初创企业吸引人才、改善服务于公益的初创企业政策环境等10项行动。2023年,德国又推出“未来研究与创新战略”规划,以基础研究为起点,构建覆盖整个创新过程的技术转移与创新生态系统。在资金支持方面,德国政府推出多个专项计划。有专门扶持初创企业的“未来基金”,有专门用于支持从事突破性颠覆性研究的创新企业的基金,也有专门面向快速成长企业的特别基金,全面助力创新型企业的“加速奔跑”,全力支持企业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沿阵地”。
8月6日,广州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发布暨供需对接会(市属国企首场专场)在华为广州研发中心举行。会上,60个来自市属国企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正式亮相,涵盖制造、交通、城市治理等多个核心领域。这场由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广州市国资委联合主办的活动,不仅搭建起场景需求与技术供给深度融合的对接平台,更标志着广州“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迈出关键一步。
从“视觉冲击”到“多感官融合”。在西安《长安十二时辰》街区,游客李女士接过“唐代商栈”NPC(非玩家角色)递来的“通关文牒”,刚瞥见牒文上的朱砂印,一阵胡饼焦香便飘了过来,街区铺子的摊主吆喝着“刚出炉的胡麻饼嘞!”李女士不禁感叹:“真像走进了唐朝西市!连空气都带着‘长安味儿’。”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梁超仪 通讯员邰梦云、唐艳丽)近日,中山大学多学科研究团队牵头研发的一款基于眼底彩照的无创智能肾病诊断系统,通过输入患者的眼底图像,可实现慢性肾脏病早期筛查、无创病理诊断及预后预测,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杂志发表。
“中国游”持续火爆、中外人员往来日益频繁,广州出入境航班航线持续增长。据悉,白云机场口岸今年已新增和恢复定期国际客运航线18条、新增驻场国际航空公司5家、新增国际通航点2个,约75条国际客运航线、46条国际货运航线每周运营。今年以来,白云边检站查验的国际客货航班总量已超6.7万架次,广州国际游客热度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