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来,四川盆地高温天气接连打破纪录,7月底至8月初迎来本轮高温“最强阶段”,高温范围和强度均创近期新高。面对高温高负荷挑战,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坚持“存住水、发好电、保住网、错好峰”,发挥电力保供专班作用,统筹省内电源、电力外购、错峰负荷、市场调节等方面,全力保障电力供应。
“政出必行,要以诚信的态度对待人才政策落实。不可‘打太极’‘打折扣’,寒了人才的心。”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孙锐说。
此外,将校企协同贯穿教学全链,让微专业真正成为联通课堂与职场的“立交桥”。有高职院校开设智能网联汽车微专业,企业工程师带学生拆解最新车型电控系统,学校教授同步讲解理论框架,结业作品直接用于产线升级;还有的高校跨境电商运营微专业由平台运营总监带队,学生分组运营真实店铺,结业考核直接看销售业绩。“企业出题—双师授课—实战验收”,这种闭环式的培养模式能够锻造出市场所需的人才。
记者了解到,目前共和苑所在的社区以及物业管理方仍在积极推进相关摸查工作,后续将继续与居民沟通,探索更合适的改造路径与方案。
一位在夜店负责舞台统筹的女生告诉记者,她每当厌倦了夜晚的噪音和人流,就会去逛公园,或者在这里的草坪旁坐一下午,两三个小时都不看手机。周末,成群结队的年轻人在友谊商店的草坪上打卡拍照,有人遛狗、有人遛鸟,累了就在周围的茶馆和咖啡店里买杯饮品。为了保持环境整洁,友谊商店保洁的岗位增加了20个。
如何开足开好微专业?一方面,应以产业需求锚定课程内核,力避“新瓶装旧酒”。微专业设置唯有与企业深度合作,让课程内容紧跟技术迭代与岗位能力图谱,方能产生实效。另一方面,应尝试用“学分银行”打通成长路径,将灵活学分转换机制与权威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嵌入其中,将微专业学习成果转化为标准化能力单元,支持微专业学分累积和跨校、跨省通兑。
近日,“原拆原建”成为广州市中心部分老旧物业居民的关注点——若符合条件,有望在原地段原址住上电梯新房,还可以多上30%的公建配套面积……既享受市中心的繁华便利又住上崭新的房子,很多市民表示羡慕。记者连日走访了市中心3个正在实施或拟推动“原拆原建”的项目,分别位于小北路、江南大道中、中山一路,均毗邻名校、靠近地铁站,目前3个项目成功实施与观望搁置皆有,个中原因有一定代表性。
“还记得去年那则很火的新闻吧?‘离海最远的地方’迎来‘海鲜大丰收’,说的就是新疆渔业大发展。天山雪水养育的高白鲑,博斯腾湖中肥美的青蟹,阿拉尔盐碱水域里成群的对虾……在这个新兴的‘水产大省’,我这专业‘小渔民’能做的,可多喽!”李亦非越说越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