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美联储在7月份货币政策会议的声明中,已经把对美国经济形势的判断从此前的“以稳健的速度扩张”改为“今年上半年经济活动增长放缓”,承认了美国经济活动降温。数据也显示,在高利率环境下,美国劳动力市场在迅速恶化。美国7月份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7.3万,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11万。同时,5月份和6月份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也从14.4万、14.7万大幅下修至仅1.9万、1.4万,这也反映出了美国企业的观望情绪加重。如果后续在高利率环境下美国劳动力市场继续快速恶化、经济增长动力也持续减弱,美国经济面临“滞胀”的风险将加大,甚至不排除触发经济衰退。
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据天气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执行中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首先是对政策理解的差异造成执行标准不一的问题。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地方部门和银行机构会出现对政策解读和实施层面的理解差异。由于各地政策和金融资源不同,造成同一政策在不同地区的执行效果可能大相径庭。还有一些地方推出的配套政策过于抽象,让银行基层员工感到困惑,等等。诸多原因造成银行在各地执行的标准并不统一。
王阳明的“良知”概念有一个得于人而成于己的过程。得于人者,主要得于孟子。王阳明早年的良知概念是:“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个定义旨在强调良知是人天赋的道德意识。但王阳明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半生的军事、政治实践,将精神活动的所有内容,都集成、融释于良知中,使良知获得了比原来更多的内容。王阳明晚年曾说:“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此知如何捉摸得?见得透时便是圣人。”王阳明用形容《周易》的话来形容良知,说明良知是灵动的,内容丰富的,处理事务时是不拘一格、随时变化的。圣人才能见得的,一定具有广大深厚的内容。细加分析,王阳明的良知概念除了天赋的道德意识之外,还有理智、意志、情感、直觉诸内容。致良知的由内而外、由外而内的往复运动,使得理智更加明敏,意志更加坚定,情感更加真纯,直觉更加准确而迅捷。致良知的过程,就是精神本体的整合过程,就是精神的各方面意蕴互相依持、互相激发、互相辅助构成一个整体,进而处理遇到的具体事务的过程。对每一事务的处理,都是良知的激活、调动,都是整个精神本体的参与、调适。
今年4月,商务部等6部门在海南消博会期间联合启动的“购在中国”系列活动,通过“政策组合拳”与“场景新叙事”的双轮驱动,为经济回升注入强劲动能。活动开展3个月以来,通过政策协同与业态创新的双重驱动,不仅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更在优化消费环境、提升国际吸引力方面进展良好,为消费提质升级提供了众多鲜活样本。
地方文旅部门的警示即便不是姗姗来迟,在精心包装的“网红攻略”和追求“出片”的冲动面前,也会显得苍白无力。如同惠州文旅早已反复提醒未开放区域的种种风险,却依然未能阻止住冒险的脚步。
当《咏春》在圣彼得堡掌声未息,当文博会数字订单一键出海,当“一带一路”音乐季的丝路交响在市民家门口奏响,深圳用真实可见的高光场景向世界递出闪亮名片。市场化商演、全链条服务、“敢闯敢试”的城市基因,将继续驱动更多“深圳出品”驶向五洲四海,让中国故事在世界久久回荡。
人文经济学不仅要将人文和经济同步纳入研究对象,更要着力考察两者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的范式和双向转化的机制。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虽然都是综合国力不可缺少的关键要素,在人文经济形态中表现为“双强”,但是,如果双方处在彼此孤立状态,没有形成内在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的关系,那么这也不是有机的人文经济形态,也不会发生本质关联的规律性效应。因此,理解人文与经济的彼此关联和互动方式,我们既要坚持唯物史观关于经济对于人文的基础性决定作用和人文对于经济基础的积极反作用的基本原理,又要创新深化理解两者关系,将之放置在矛盾双方既相互区别,又交融互动、融合发展并相互转化的关系中加以考察。因此,我们判定和识别一个城市和地方是否存在着人文经济形态和是否存在规律性效应,不仅要看双方是否呈现“双强”的共同繁荣状态,还要更深入地考察双方是否发生内在的交融互动关系,创造了何种有效互动方式。为此,人文经济学要着力打破将“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看作两个彼此分离、独立在场的固化要素这一传统观念藩篱,在两者如何发生交融互动、融合发展新关系新范式新样态上加以重点考察。在这一考察中,“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双向转化机制就成为人文经济学内在规律重点关注和表达的对象。因此,不断优化、充满活力、全面发展的人文经济形态,肯定内在地包含着双向转化的机制。这一机制就是人文经济形态的规律性效应机制。只有通过这一机制,文化软实力才能成为经济硬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