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秋粮生产保卫战,重在“联”字,以协同联动凝聚攻坚合力。秋粮生产涉及产前、产中、产后多个环节,需要政府、企业、农户、科研院所等多方协同发力。政府部门发挥统筹者作用,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大对秋粮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及时发放农业补贴、病虫害防控补助,解决农户生产资金难题。同时,组织农业技术专家下沉一线,开展点对点技术指导,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农业企业要当好排头兵,发挥产业链优势,为农户提供“种、管、收、销”一体化服务。科研院所则要做好智囊团,加快秋粮抗逆品种、高效栽培技术的研发推广。针对今年部分地区出现的旱情,应紧急筛选出一批耐旱玉米、大豆品种,指导农户补种改种,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此外,要畅通秋粮收获、仓储、运输绿色通道,提前检修烘干设备,协调农机跨区作业,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香港9月17日电 (记者 魏华都)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16日在厦门举行。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简称“香港生产力局”)代表团出席论坛,推介香港在推动新型工业化方面的成果与机遇,以及促进国际科技合作方面的独特优势。
随着指引的出台,“签完竞业协议面临全行业封杀”的现象有望得到遏制。新规回应了现实中存在的诸多乱象,为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划出了更清晰的边界,也为人才的合理流动和公平竞争提供了制度保障。
打好秋粮生产保卫战,贵在“储”字,以安全仓储守住丰收成果。秋粮收获后,科学存储是避免产后损失、保障粮食品质的关键环节,也是秋粮生产保卫战的“最后一公里”。各地须加快完善仓储基础设施,一方面,推进高标准粮仓建设,推广低温储粮、气调储粮等绿色储粮技术,在东北地区推广玉米“四散化”(散装、散运、散卸、散储)存储模式,降低粮食霉变、虫蛀风险,保持秋粮新鲜度;另一方面,针对农户分散存储的特点,开展“科学储粮进农家”活动,对标准化储粮装具给予适当补贴,指导农户采用自然通风干燥、密闭防潮等实用技术,解决小农户储粮难题。同时,强化粮食存储监管,建立秋粮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对收购、存储环节的粮食质量检测,严厉打击压级压价、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保障种粮农户收益。
南宁9月17日电(俞靖)“人工智能在生产场景的应用令我印象深刻,泰国也有不少水果加工工厂,泰中之间可在人工智能(AI)制造领域相互学习合作。”泰国《曼谷邮报》记者南娜琳16日在广西南宁表示。
数据显示,2021—2024年,中央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6.3%;去年四季度以来,以市场化方式发行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拟发行总规模达5000亿元,有力促进了“两重”“两新”项目投资,带动效应比较明显。
李瀚明进一步分析,西安接近中国的几何中心,这样的地理位置飞国内任何地方都很便利。加上西安产业发达,又是旅游胜地,这些因素让西安国内客流常年处于高位,间接影响了打造国际枢纽的必要性。此外,也是因为接近国内几何中心,西安无论哪个方向的洲际航线,都得使用宽体机。二线枢纽用宽体机飞国际线,往往存在客流不足、上座率不高的情况。
17日,上海中心气象台于9时13分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预计当天的最高气温在36℃附近。午后开始,伴随冷空气扩散,上海会出现较大范围的阵雨或雷雨天气,同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