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点风险监控点重金属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2%。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优先监管地块实施污染管控率达到75%。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5%以上。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芒种节气正是南方晚稻插秧的大忙时节,充沛的雨水可为晚稻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而在北方,此时已经开始忙着抢收新麦。“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这句农谚十分形象地表现出了麦收季节的紧张气氛。成熟的小麦一旦遭遇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就很容易倒伏,无法及时收割、储藏。这不仅会影响到夏粮的产量,还可能延缓夏播的进度,进而影响秋粮的产量。还有谚语“小满赶天,芒种赶刻”,同样说明了芒种时节的农事活动一刻也耽误不得。
2023年3月,江西省分宜县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分宜县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中发现本案线索,于同月20日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分宜县检察院通过实地走访、现场勘查、调取行政机关资料等方式开展调查,查明辖区机动车维修企业有102家,随机抽查的25家企业中仅有4家向交通运输部门备案,大部分企业未设置专门的危险废物贮存场所、未按规定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未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废机油露天堆放、倾倒或去向不明,环境污染风险问题突出。
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景区志愿者快步迎上:“大娘,60岁以上免票,刷身份证直接入园。”赵凤兰掏出身份证,贴上智能检票机,“嘀”的一声,闸门开了。
西安咸阳机场T5,与北京大兴机场、成都天府机场航站楼面积相当。三座机场中规模最小的兰州中川机场T3,面积也相当于上海虹桥机场两座航站楼之和。
2022年4月19日,两家环保社会组织对某康养旅游公司向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该公司承担停止侵权、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礼道歉、赔偿生态环境损害损失费2000元等民事责任。2023年6月19日,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某康养旅游公司按照要求对项目整改修复区进行管护、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驳回其他诉讼请求。
随着牛羊增多,草原不堪重负,昔日养活三四百头牦牛的草场,变得百头都喂不饱。更令人忧心的是,草场退化直接导致长江源生态恶化,土地沙化、遍地鼠洞,自然灾害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