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夏日消费场景。推动传统商业设施向社交化载体转变,加强零售、餐饮、文化、娱乐、体育等多元业态创新融合发展,创新丰富夏日消费场景和消暑纳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如上海推出室内滑雪场,受到市民和游客的热烈欢迎,不仅带来较高的客流量,同时也带动周边酒店预订率提高;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在景区推出漂流,在城市建设水上乐园,让游客在飞舟浪尖上体验快感,在水域世界中感受悠闲,极大提升消费者体验感,更好满足居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要。
创新流通,突出线下线上双向驱动。在拓宽线下消费渠道方面,从创新节庆展会消费平台,持续打造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等;到丰富农产品消费场景,开展绿色优质农产品进商圈、进街区、进景区等主题活动;再到提升城乡消费设施水平,重点支持完善农产品市场、冷链集配中心等现代流通网络……一系列举措都指向促进产供销精准衔接。在提升线上消费质效方面,挖掘网络销售潜力,提升直播电商水平,深化拓展“数商兴农”,推动农产品销售拥抱“互联网+”,让更多优质特色农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交出账号后,小林彻底丧失自主权——封面、头像、简介不得擅自更改;发布内容需经审核;其和男友拍摄的相关视频被强制删除,以建立“单身人设”。工作内容也从“无需露脸”步步升级至要求露脸、展示才艺,甚至被暗示穿着“性感一点”,直播时需称呼观众“哥哥”“老板”,下播后还要上报加微信的“大哥”截图。
惠州7月30日电 (记者 孙秋霞)2025年“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风韵南粤惠州营)闭营仪式29日晚在惠州举行,来自七国约80名华裔青少年以及惠州结对学子共同见证文化体验成果。
目前,我国竹产品包括了竹制家具、竹制餐具等日用品,还包括了车辆内饰、竹制包装材料等工业制品,竹制板材、竹纤维等建筑建材以及农林生产等多个领域产品。不久前,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以竹代塑”主要产品名录(2025年版)》,在2023年版名录基础上,将产品小类从17项增至25项,进一步拓展了竹制品在农林业生产领域替代塑料的应用范围。
据悉,该书为大象出版社策划的“文化遗产里的童年”丛书中的一种,这套丛书不仅向青少年读者介绍了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更传递了生态保护、家庭亲情、成长与自我实现等多重价值。(完)
在开幕式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们纷纷举起相机,记录下这壮观的场景。游客李立辉说:“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热气球和七彩丹霞同框,太震撼了,感觉就像走进了童话世界,不虚此行!”(完)
“清凉经济”作为提振夏日消费的重要引擎,对于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打造经济新的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强力推动下,“清凉经济”增势迅猛,相关数据显示,以空调、电风扇为代表的清凉电器类产品销量大幅提升,排名前五的黑龙江、辽宁、湖北、吉林、贵州环比增幅高达183%、178%、170%、164%、144%。解暑和健康防护需求也呈现爆发式增长,碳酸饮料、冰淇淋等品类成交量环比增长超过75%,清凉眼罩销量环比增长超10倍,成为今年夏天的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