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数量的坚守,绝非简单的“亩数之争”,而是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纵深构筑根基。我们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近20%的人口,在这一奇迹的背后,也要关注耕地资源的长期超负荷运转。粮食刚性需求将持续增长,近年来,全球粮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粮价剧烈波动。唯有持续提升国内耕地产能,方能有效对冲国际市场的巨大不确定性,牢牢把握粮食安全的战略主动权。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城镇化率实现了历史性飞跃,随之而来的是城市扩张、工业园区建设、交通网络发展对耕地的刚性占用压力持续加大。全国适宜开垦为耕地的后备资源不仅总量有限,而且主要分布在生态条件相对脆弱、开发难度与开发成本更高的区域。因此,千方百计稳定并提升现有耕地数量,不仅是为了严守耕地红线,更是将每一块可恢复、可改造的土地纳入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储备库。
西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教授拉琼扎根青藏高原,从事高原生态研究30余年,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极端环境植物适应性进化研究。此外,他继承植物学家、复旦大学教授钟扬遗志,聚焦西藏本地人才培养和高校学科建设,通过与复旦大学合作等方式,为青年学者搭建平台,推动高原生态研究薪火相传。
中欧班列“东通道”由满洲里、绥芬河、同江铁路口岸组成,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中欧班列口岸集群,通行量占全国总量26.6%。目前,通行线路已增至27条,覆盖波兰、德国、荷兰等14个国家,联通国内长沙、郑州、成都、苏州等60余个城市。运输货物涵盖电子产品、航空配件、轻纺百货、粮食豆油等12大品类。
据了解,晶泰科技与DoveTree合作的管线覆盖肿瘤、免疫及炎症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失调领域内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具有显著的市场潜力。同时,双方还计划在未来共同推进对由DoveTree选定的一系列针对极具挑战性或高价值靶点的新药研发项目,具体方案在进一步商议中。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人们对自然保护地科研、教育、游憩等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多,要让更多人参与到国家公园建设中来,以丰富的生态产品供给满足社会需求,让公众乐享生态保护成果。未来,增强自然公园生态服务功能还有不小潜力可挖。可通过完善各类自然公园功能定位,提升自然公园的生态文化价值,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野外观测、宣教、露营的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场所等,提升全民生态共享体验的质量。
公器私用,将地质调查、矿产开发等权力作为敛财纳贿的工具,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项目承揽、矿权审批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来,我国发展方式更加绿色低碳,外贸的“含新量”“含绿量”也不断提升。同时,随着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高技术产品5.1万亿元,增长8.4%,对同期我国整体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45.4%。其中,出口高端机床增长23.4%;进口高端纺织机械增长19.3%。同期,我国出口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增长14.9%。
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于2020年8月开工建设,总投资107.12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机场工程99.83亿元,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万吨目标设计。